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三的学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是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想法也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初三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但是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以有效的方式对其教育,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率。本文从通过分层教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学习距离、通过课后辅导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通过多媒体教学简化知识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初三数学课堂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训练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初三:数学课堂:学生差异
一、通过分层教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学习距离
不同的学生之间由于性格、爱好、理解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等等方面的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继续教学就会使班级成绩两级差异化越来越大。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其划分层次并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再加上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首先,第一层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好,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很强,但是如果教师一直带着他们和其他层次的学生一起学习,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松懈的态度,其次,对于第二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接受能力也有限,对于基础的知识点也只是了解大概,如果教师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的话他们就会跟不上,知识点越落越多。最后是第三层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也不喜欢学习,如果教师只注重整体班级的进度那么这一部分学生就会因为听不懂而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各方面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然后制定出最为科学的教学策略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合理学习,从而逐渐拉近班级的整体学习距离。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中会学到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这一内容时,对第一层学生的教学,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强,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学习,先让他们分析知识点,然后让其在掌握知识点以后试着做课后的习题,以此来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对于第二层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点掌握的能力一般,数学教师主要针对数学知识点对其进行加深教学,给他们将知识点详细讲解,然后为了加深印象和理解可以让他们默写几遍知识点或者相关概念并随机提问,在知识点掌握过后再带着他们做一些基础课后习题进行巩固。
第三层的学生大多是不想学习而且较为顽皮的学生,数学教师在对这一层学生进行教学时,不能用前两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式,应当在趣味式的讲课中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然后以最基础的讲课方式,并在实际教学当中不断的夸奖和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拉近班级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初三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1]。
二、通过课后辅导解决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他们在课堂学习当中不可能全部都听懂,而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初三数学教师需要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是对于这一部分跟不上班级教学进程的学生也不能放弃,可以通过课后的辅导来帮助他们完成每个章节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到“确定圆的条件”这一内容时,它所包含的知识点概念比较多,对于一些思维灵活的学生而言自己的理解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就能掌握这一内容,但是对于那些思维运转较慢的学生而言就不是那样,会因为一部分不懂而导致每个部分都会落下,而教师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先对基本的概念进行自主理解,然后在课下到办公室去问教师,数学教师给他们补习,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因为听不懂而落下课堂进程了[2]。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简化知识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三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而学生之间的性格和个性也存在着差异,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就是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而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合理的运用新型的教学辅助系统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到“相似多边形”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在课前准备一小段视频给学生播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然后在每个知识点中都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与教材相对应,在这样多元化的教学中,可以将知识点由抽象化转变为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这样对于不同差异的学生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听得懂,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3]。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初三数学教师,应当重视每个学生之间的各方面差异性,并仔细的进行分析,然后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他们的各方面差异相结合,从而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迎合学生的这些差异,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为基准,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探究初三数学教学中改善两极分化的分层教学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7):50.
[2]张文平.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4):108.
[3]张利玲.植入差异性理念,促使初中数学面向每一个学生[J].当代家庭教育,2019(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