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王相玲
[导读]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的获得与实践技能的提升离不开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本文就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前我校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美术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美术学科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一项课程,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美术课程能够实现我国素质教育下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标,符合我国教育发展和人才发展的需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美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方向,也为解决美术课堂的现状提供了途径。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解读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该学科的系列学习获得的关键能力以及逐渐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不仅要加强美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过分追求理论知识讲解的教育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要注重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渗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力、探索能力以及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初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美术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一方面,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氛围相对死板枯燥,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不高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调动。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分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没有转变教育观念,容易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没有完全考虑新课改的要求,只注重美术知识与美术技法的讲解,忽视了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知识,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
2、学生不积极参与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
        面对中考压力,许多学生及家长对美术课不够重视,认为美术不是中考科目,不需要学习,甚至有很多学生在美术课上写作业、睡觉、释放情绪,教学效果极差,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改变以前机械化、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水平。
三、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1、知人论事,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图像识读素养
        美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作品能体现当时的历史和文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作品反映出的现实意义、作品特点以及主流思想也存在差异性。由此可见,美术作品的价值直接受文化背景影响,并充分表现出时代价值。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艺术流派的起源以及发展演变,并且掌握该艺术流派的艺术特征。
        在初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运用知人论事的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深入观察的潜能,从而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讲人教版美术课本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这一课时,我们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调研,根据学生的调研结果,我们对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后印象派美术做重点讲解,通过这个点,教会学生知人论事的方法,从而以点带面,辐射整个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美术。首先我们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梵高作品的视频,请同学们猜是哪位画家的作品,从而导入新课。接下来我们以图片的形式展开了梵高艺术生涯的讲解,我们以时间为线,分别讲解了梵高海牙时期——纽南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奥弗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欣赏作品、小组讨论等形式总结出不同时期梵高作品的特点,以及该时期梵高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经过梳理梵高的艺术生涯,我们探讨了梵高艺术风格的演变。安排小组活动,以梵高作品《星月夜》为例,体验梵高的线条,即长线条和短平线条的运用,通过这种线条的尝试,加深学生对梵高艺术风格的理解。以梵高作品《麦田群鸦》为例,小组讨论并总结梵高作品色彩带给人的直观感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梳理了梵高的的艺术生涯,知晓了梵高作品的艺术特色,通过知人论事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美术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2、理论落实于实践,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美术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高效的课堂,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落笔表现自己的感情世界是重中之重。例如通过解读梵高的艺术风格,引导学生以线造型,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校带领学生开展校园写生的课程,学生根据对梵高风景作品的解读,运用水粉、水彩等画材来表现自己眼中的校园。通过观察、构思、创作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空间关系。运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风景写生课,学生通过图像识读获得的知识得到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推进美术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素养
        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养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因此美术教师应立足美术课堂,通过一系列美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美的体验,点燃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例如我们在讲人教版美术课本中《土与火的艺术》一课时,我们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将事先准备好的陶瓷碎片进行拼接,让学生体验我在学校修文物。通过这样的教学体验,引导学生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并体会中国陶器与瓷器的美。这节课的安排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对陶瓷文化的理解,传承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4、激励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通过实践将其个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充分考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选择运用彩泥、剪纸、中国画等艺术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
        结束语
        美术教师要承担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使命,更要注重对学生品格及情怀、学养、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带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增加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灵活性,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春梅 美术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师的启发[J].美术教育研究,2017,(17):160。
[2]李艳萍 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养成的认识[J].美术教育研究,2017,(15):107-109。
[3] 刘茜.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7.
[4]尹少淳.美术学科核心素养[J].中国美术教育,2018,(4):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