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老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的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学生不能仅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也可以有效的提升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实践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践教学;有效方式;探究分析
一、为什么要做好高中生物实践教学
实践的过程都会充分的利用到学生的多感觉器官,可以更好的将手脑有效的融合,并不是再向过去一样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能够更真切的体验和学习知识,将基础的知识学习落实到实践中。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这就要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更要积极有效的做好实践落实。通过实践学习,学生也会正确的认知到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获取高分而学习,而是学习如何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生活实践。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再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的投入到实践探究会中,能够更好的获取和理解生物知识内容。实践的方式和途径都较为丰富,比如有实验、探究等,充分的利用实践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二、如何更好的确保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一)积极的做好基础的实践结果的沟通,在思想上关注实践教学
当前,有很多的学校都积极的参考教学改革要求,做好了有效的实践课程的设定。但是在探究课程结束的时候,大都会选择使用上交实践报告的形式,将实践报告的成绩作为最终期末考试的成绩。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驱使下,有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较大的目的性,忽视了基础的实践操作过程,往往只是应付老师写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其中不乏有些学生相互抄袭等。为了转变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老师可以转变教学的思路和方向,比如可以在思想上进一步的关注实践的过程,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科学的进行问题的设定和提问,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DNA的双螺旋结构”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更加科学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课后,引导学生对基础的教材内容进行预习,然后在第二天实验学习课程中,参考书本中的DNA双螺旋的结构,自己积极的进行分组的模拟制作。当完成基础的制作以后,然后自己到讲台中向大家细致的讲解整个结构模型。然后老师针对其中的问题积极的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是具体的操作细节等。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检验预习的整体程度,也可以加深对DNA结构整体的认知。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学习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很好的强化和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二)科学合理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其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高中生物中有很多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感到困难,如果老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并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步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进而科学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更加直观有趣的图片视频等,可以让学生直观的认知这些内容,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除此之外,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从多感觉器官刺激学生的学习,让实践变得更加富有趣味。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基础的原核生物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配对一些“赤潮”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它们存在的危害,这样学生学习的印象也会更加的深刻。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配对有趣的讲解分析,提升学习的效率。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也可以更好的模拟生理过程,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关内容的时候,这一节内容会涉及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整个内容较为复杂,老师很难有效的利用传统方式讲解细致和生动,学生理解难度也较大。通过合理的使用多媒体继续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模拟整个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从物质的转变,到现场的转移等整个过程可以观看更直观和全面,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的透彻,有效的提升学习的成效。
总结: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高中生物实践教学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而且这也更加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和学生及时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积极的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最终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物学习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胡芳.高中生物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75.
[2] 任萌.高中生物课堂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