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10期   作者:青秉集 廖艳清
[导读]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集中了竞争性、教育性以及趣味性的特征,围绕少儿成长规律来设计规则和运动技巧,在激发少儿运动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摘要:少儿趣味田径运动集中了竞争性、教育性以及趣味性的特征,围绕少儿成长规律来设计规则和运动技巧,在激发少儿运动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促进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就农村小学来说,受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部分少儿体育项目难以实践,而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各方面要求较低,加之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可以充分满足少儿运动需求,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农村小学需要充分把握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优势,制定有效计划科学实践。

        关键词: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可行性
        田径运动本身属于一种基础性的竞技项目和身体练习运动,但是就少儿来说,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标准化和成人化的器材、教学方法的简略并不适用于他们练习,所以需要选择符合少儿成长规律的体育教学方式。其中趣味田径运动充分考虑少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并围绕游戏的本质进行设计,在原有运动形式的基础引入了新的运动方式,所以对于农村小学体育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加之实践标准要求不高,在各方面具有可行性,要求今后提升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实践效果。
一、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可行性
        首先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器材和场地方面没有特殊的要求,一般学校现有的塑胶场地或者草地都可以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只要满足平坦的活动空间即可。而在器材上要求简单,以安全性为基础。因为从少儿成长规律出发,趣味田径运动所选择的器材基本在材质、重量、颜色等方面充分符合了少儿的需求,比如很多器材都是以塑料、泡沫为主。所以,简洁的基础条件要求对于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其次,趣味田径运动在教学组织和学习方式上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按照现实状况来调整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这可以很好地配合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少儿在身心上获得健康的发展,并从中很好地锻炼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1]。另外,丰富的内容、趣味的参与过程是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最明显的特征,这对于优化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长期处于单一状态,少儿的体育兴趣受到了明显的打击,而趣味田径运动在丰富原有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少儿活泼好动的成长需求。并且趣味田径运动有着积极的体育氛围,使少儿在参与过程中没有承重的压力,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更容易激发他们在体育中的潜能,这对少儿今后体育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措施
(一)以丰富的内容培养少儿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田径运动包括了跳跃、跑、竞走、投掷等几个部分,对于成人而言是较佳的体育锻炼项目,但往往成人田径运动较为单一,模式更为标准。但针对农村小学开展的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具有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内容上和组织形式上呈现丰富性、多样性等特征,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今后积极主动参与体育练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所实行的田径运动由于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导致少儿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低下,且在身体素质上得不到提升,以致于无法在关键的时期树立积极、正确的运动思维观,从而影响了今后体育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开展少儿趣味运动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变化形式,增加游戏化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少儿在特殊的发展时期能够自主练习,并在趣味田径运动中获得专业性的知识,提升自主运动的水平[2]。
(二)为少儿趣味田径运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尽管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农村小学的实践有着可行性,但要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力度,并相应在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使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能够顺利、规范地实行。首先,趣味田径运动所需要的器材简洁,学校需要在质量、种类、数量等方面给予保障。例如趣味田径运动中的障碍赛跑,要设置相应的障碍物,保护学生的安全。同时在颜色、样式等方面可以偏向学生的兴趣,以外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其次,要有专业的田径教师进行指导,一些偏远农村小学通常体育课程由其他教师兼任,使得趣味田径运动无法规范实行,学生并不能从中学习到专业的训练方法。所以要尽可能聘用专业的体育教师引导,制定科学的实践计划,帮助学生获得有效性体育知识。
(三)针对少儿趣味田径给予科学规范的引导
        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在农村小学有着充分的基础条件支持,由此可以全面展开,但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获得感非常的低,致使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效用。而这种问题源自于引导不足,重视力度较低。大多时候,教师仅组织了趣味田径活动,却在整个过程中忽视了规范性和全程性的引导,学生基本处于自由活动的状态,无法有效地掌握田径运动的技巧,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体育素养。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调整这种教学状态,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不变的基础上针对少儿田径运动做出科学且正确的引导,组织少儿规范、愉悦地参与到趣味田径中来。并向学生教授趣味田径的规则以及训练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关注学生们的表现,对于错误的动作要进行指正,严格把关学生技术动作的练习,在防止趣味田径变为纯游戏误区的同时,确保学生真正能够从中获益[3]。例如趣味田径中的预备跑动作,少儿在学习中理解能力较低,且随意性态度明显,很多动作存在细微的差别,所以教师要观察学生预备跑的姿势,然后针对问题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使少儿可以安全正确地运动,为今后体育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趣味田径运动是我国体育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对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很多体育项目难以落实。而趣味田径运动对于器材和场地要求并不高,且教学组织的方式和学生的练习具有灵活性,农村小学由此可以全面实践趣味田径运动。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 创新趣味田径运动内容,并给予科学规范的引导和有力的保障,以更好地提升农村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振, 王浩. 长治市城区小学开展少儿趣味田径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18, 67(11):112-113.
[2] 张莎. 对巫山中学运动会加入趣味性运动的可行性分析[J]. 体育时空, 2018, 000(023):397.
[3] 刘绪荣. 趣味田径在田径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