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对于毕业生是否顺利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等显性职业素质,更应下大气力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隐性职业素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高职院校 隐性职业素质 培养
作者简介:张祥霖(1963----),男,山东昌邑人,淄博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心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职业素养、就(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分为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代表着个体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高职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础。而隐性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中内在的、无法测量的部分,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等,是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现状
1、对专业缺乏兴趣,对职业缺乏敬畏。在我们的职业素养调查中3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或者是对专业认知模糊、不清晰。个别学生不愿就业或者“满就业”,也反映出学生缺乏对未来职业的敬畏感、神圣感。
2、对待职业简单化、理想化,缺乏挫折体验。主要表现在学生把在校的体验迁移的职业上去,对职业的认知停留在印象中、理念中,不了解职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职业本身的艰苦性、持久性,即使实习也没有真正感受的职业带来的挫折与压力。
3、厌倦基层工作,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从学生入校选择专业可以看出,多数高职生不愿意到基层企业、基层岗位工作。从学校组织的实践课、体育课、角色体验等课程看,不少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在基层干一辈子的理念。
二、隐性职业素养缺乏的原因
1、片面的考核评价机制:“考评学生看成绩、考察毕业生看证书和荣誉、考核员工看业绩”这样不仅片面而且简单粗暴的人员评价机制大行其道,使得那些隐性考核指标变得可有可无,不仅急功近利,也埋没了不少真正优秀的人才。、
2、就业导向的误区:片面追求就业率,轻视就业满意率。
就业市场过度追求高学历、资格证、专业对口等,忽视对求职者的职业理想、职业习惯等隐性职业素养的考核,也是社会缺乏隐性职业素养的客观原因。
3、学校教育本身的原因:不少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片面教育、功利性教育的思想,忽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偏离了全面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缺乏的重要原因。
三.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应采取的措施
1、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课程理念。加强高职院校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重构健全学生人格养成的课程理念,改进课程结构中的职业理想、职业兴趣、职业责任、职业习惯养成等内容,加强职业素养、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课程建设,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职业素养。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端正就业导向。专业实践课程是职业素养教育的载体,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双中心“模式”,“生活体验”模式,“学工交替”模式探索提高学生职业兴趣的途径。改进以就业率作为重要考核标准的就业导向,引导学生从基层做起,注重职业积累,走阶梯式稳步发展的职业之路。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开展艰苦奋斗教育,继承中华民族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爱岗敬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的体魄,磨炼他们的意志,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根据高职院校所设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兴趣爱好、职业素养及开拓创新精神,应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四、对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几点看法
1、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而隐性职业素养对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就有更持久、更深远的意义,要下大气力去培养塑造。从学校系(部)领导到基层实训教师,都要加强多隐性职业素养的认识,努力营造尊重普通劳动者、敬畏工作、快乐工作的良好氛围。
2、改进评价体系,培养更全面的职业人。要逐步改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培养积极、健康、有活力的劳动者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
3、塑造具备健全人格的劳动者。高职院校应在尊重理解学生人格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课程,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高职生健全自己的人格,塑造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调查[J].刘家玲, 教育与职业. 2012(06)
[2] 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讨[J]. 李江,李志强,刘丽.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6)
[3]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J].于桂华.教育与职业,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