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难点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陈晓红
[导读]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以形象思维意识为主导
        摘要: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以形象思维意识为主导,因此在面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或者知识的时候,就比较难以掌握,此时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可能使得教学质量处于较低的状态。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效能,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数学难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难点;小学数学
  相比较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去进行引导,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课堂,其知识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很容易与小学生产生共鸣,由此使得其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进入到更加深入的状态。由此积极探讨信息技术在实际小学生数学难点知识理解中的运用价值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数学概念深度认知
        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很多小学生之所以在后期解答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是因为实际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浅或者存在认知误区,由此导致实际数学知识点成为数学难点。对于这种情况,应该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对于实际数学概念的认知进入到深度的层次。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知识点学习为例,很多学生对于实际计算公式的来历不是很清楚,这就成为其数学知识学习的难点,教师为了规避这样的情况,就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在课程中使用可视化技术,展现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正方形自由组合变换多种图形,并且慢慢转变为圆柱,接着教师会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将其切削成为等高等底的圆锥,鼓励学生去思考圆柱与等高等底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可视化的视频中,学生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两者之间存在对应的关系,接着是学生探讨时间,学生可以围绕着自己看到的可视化图形变化过程,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概述,由此使得每个学生对于实际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接下来如果遇到对应的图形知识考核,就可以迅速的想起这样的图形变换过程,也就可以迅速的想起实际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就可以规避知识孤岛的现象,使得学生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知识学习格局。
二、巧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知识探究格局
        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中,除了会因为数学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出现数学难点之外,还有可能因为学生认知比较局限而出现认知误区,这也可能形成学生的知识难点和重点。面对这样的情况,同样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由此形成数学知识研究的格局,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会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以小学数学上下前后相关节点知识学习为例,教师会播放一段关于交通工具的视频,视频中有汽车,有轮船,有火车,有小轿车,有挖掘机等,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去观察视频中不同交通工具的位置,然后尝试使用上下左右这样的语言来进行描述,鼓励学生不断去探究,并且将实际位置关系写下来,然后看看可以写多少个位置关系,比如有学生会这样去写汽车在火车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选择不同的对象,对于不同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定和识别,这对于实现小学生方向感的培养而言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交互的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同桌来进行比赛,看看谁能够说出更加多的位置关系。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对应的学习探究情境,这样可以使得原本抽象的方向位置性的问题,进入到实践价值的状态,学生进入对应角色,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解答问题的技巧。
三、使用信息技术,锻炼数学难题解答能力
   在学生遇到实际数学难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采取何种方式去解答,这是很常见的问题,此时教师就需要懂得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学生知识难点的各个击破,也就是说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应数学题目的转化,比如将抽象的数学运算题目转化为对应的生活应用题目,继而在实际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更加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角的度量为例,此类型的题目往往有着比较强的逻辑性,而很多小学生往往不具备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去解决此类型问题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可视化的软件中进行对应角度的绘制,此时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对应的草稿纸上来进行绘制,继而构成对应的数学难题解答机制。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小学生实现抽象问题向具体问题的转化能力会得到锻炼,这种习惯的养成,将使得小学生数学难题解答的能力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依靠这样的锻炼。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没有直接使用信息技术,但是这种依靠信息技术转换数学难题的做法,会使得小学生有着更加正确的认知,继而可以保证学生的数学问题的解答能力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四、结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懂得发挥其在数学难点和重点知识理解中的效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懂得巧妙的运用实际的教学策略和授课模式,确保学生的知识体系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数学知识的难点不断减少,继而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小学数学学习格局。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张丽颖,道盛琴,石秋香,程超,李建英.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15(21):24-26.
[2]张屹,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范福兰,谢玲. 基于APT教学模型的移动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1):26-33.
[3]付丽萍,王丽珍,薛莉. TPACK框架下信息技术与区域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基于大同市十所小学数学教师TPMK现状的调查[J]. 基础教育,2016,13(01):8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