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可以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应当将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
关键词: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策略
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既有联系,之间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让个人与社会和谐的发展,从侧重点来看,终身教育侧重于思想和原则,素质教育则倾向于目的和手段,终身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本,素质教育则应该贯穿终身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去继续学习,也才能促进终身教育的良好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多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像是带着学生去踏青、去校园内参加体育运动等,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且他们在运动的过程中,也会放松自己的心情,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室外,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与大自然多亲近,从而提升他们的免疫力,为他们身体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做早操的过程中,要督促学生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在长久的训练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较大的提升。一个好的身体,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去引导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介绍课文背景,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锻炼自己的身体。
终身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足够良好,这样才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与发展中以良好的体魄面对各种学习压力,也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良好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教学内容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全身心放松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在比较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如此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成都。
且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生会发散自己的思维,这样便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当前,很多孩子的承受能力较差,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常常以一种回避的心态,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接受完整的自我。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而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改造,接受自己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家长和老师帮助学生学会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分析挫折,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的困难,更要看到克服挫折后的自我成长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挫折的成长点,帮助学生抓住机会发展自己,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与心理素质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健康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是为了运用知识,因此,与社会产生联系便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与社会进行接触,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接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素质。
教师可以联系起“三月雷锋月”等校园活动,带领学生去公园捡拾垃圾,在捡垃圾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会规范他们的行为,即不要随手扔垃圾等,这样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且在捡垃圾中,学生会更全面的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行人是否认真对垃圾进行分类?是否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等,在观察中,可能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即在回家之后,会与家长说起这些见闻,从而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样一来,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就变得比较紧密。
加深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素质教育是对制度化学校教育的超越,终身学习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超越,学习型社会是对社会生活体系的整体创新设计。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上不可逆转的教育趋势。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审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陈荣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2]叶澜.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J].中国教育科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