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小学仍然实行应试教育模式,具有相对较差的教学效率。鉴于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许多内容是解决学生平时生活问题的知识。所以,利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来锻炼他们,使他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更好地处理问题,同时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逐渐学会更多知识、积累更多经验,使他们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细致深入地探讨了解决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1、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改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充分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孩子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要想得到实施,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变成学习以及生活的主人,健康茁壮成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之所以要进行教学活动,旨在确立他们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所以,教育必须要注重他们的长期、全面发展。
2、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必须能够反映教学过程中的预设与生成。老师为实现既定教育目标所编制的相关教学计划以及方案就是预设,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实现生成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是预设和生成的实现之间的媒介和纽带,预设设计的愈发巧妙、完善,就愈发可以实现良好的生成。然而,具体的教学当中,老师不应完全将希望寄托在预设上,而必须按照课堂的动态适当作出一定的调整,以合理处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良好的教学策略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应当随之应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处理好,唯有如此,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课堂教学的平衡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例如教学思维结构与课堂环境等因素的和谐平衡,教、学与教学方式结构平衡。新形势下,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从以前片面地夸大知识的不变性与准确性,转化为将知识视为生态的、课发展的,注重知识的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的结合。教学一方面开始重视明确与显性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开始重视減默与隐性的内容。相对比来说,隐性知识表现出的创造以及实践价值更高。注重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是新课标对老师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三维目标不明确,教学具有随意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于教学三维目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到现在为止,小学数学教学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去没有取得较高的效率,究其根源,这主要是由于老师在教学当中并未形成明确的三维目标,教学没有针对性、比较随意造成的。具体的教学当中,并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学过程比较随意、没有秩序。教学目标需要按照以下三个维度来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有机结合,彼此渗透,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体。
2、教学主体混淆,缺乏明确性
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形成这样的认识偏差,将自己看作教学的主体,而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主体性,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让他们被动地接受,并未注意到他们的掌握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而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培养、引导才能够形成、才能够提高的,老师应当推动他们形成主体性并不断发展。
作为发展中的孩子,小学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该群体往往对各种新生事物比较好奇、充满兴趣,但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主体性,一味地注重自己的作用,导致教学成为一种单向灌输过程,教师只是注重自我展示,而不注重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展示舞台。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采取多种方式来拓宽教学内容,并且并未进行细致系统的研究,而仅仅是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地罗列,部分年龄相对较高的教师竟然还采用比较落后的教案。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常常停留在课本上,而并未与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导致内容比较落后,并未与孩子的生活贴近,没有长远性、新颖性,导致他们无法全面认识数学,得不到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自主性与创造性发展,并且不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三、提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成效的应对策略
1、加大教育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近年来,国家倡导实行素质教育,在这个大背景下,今后应当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应当对那些中老年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以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并接受新理念,再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积极采用信心技术方法例如多媒体手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应当针对教师开展“生本教育”,使他们均充分认识到自己并非教学的主体,而应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学活动均应以他们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开展,根据“三维目标”来进行,老师应当主动低下身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沟通参与到教学互动之中。活动由学生完成,他们利用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将问题解决且学会讨所学内容,教师不再进行讲解,学生确实不能处理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
2、精心准备,扎实备课
备好课是取得良好教学效率的基础。老师应当仔细对教材进行钻研,对学生进行仔细分析,按照教材特点以及他们的数学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先将导入部分设计好;另一方面,还应当备教材,弄清楚教材的主要目标、途径等;再次,备学生,认真对他们的知识水平进行研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最后,备媒体,利用哪一种媒体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最后,备作业,合理安排作业,利用这种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活用教材,分组教学
近年来,新课改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教材同样在发生着变化,其中新引入了合作、自主探索、实践等方面的内容,整体而言,表现出开发多远、内容丰富的特征。教学之前老师一方面需要认真进行备课,另一方面,还应当为学生音高一个良好的环境,进行分组教学,实践“先学后教”教学理念。适当对他们进行指导,促使他们利用合作学习将问题解决,还能够通过信息化方法“电子教师”来将问题解决,除此之外,还能够与生活相结合,将比较抽象难懂的数学问题转换为生活问题,使其简化,不断拓宽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4、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近年来,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学中随处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影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效率与质量。然而,存在许多年龄相对较大的老师不熟悉新技术的操作,部分老师害怕麻烦而不采用多媒体教学,这使得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今后应当重点面向那些中老年教师开展信息化培育活动,引导他们尽可能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简单、动态的内容,利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祯祯. 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03):162-164.
[2]李雪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与实施[J]. 学周刊,2018(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