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彩墨学习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连漪 蒋茜
[导读]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最科学的理论,同时它作为当今社会最前沿的方法论,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彩色墨水研究中的应用。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最科学的理论,同时它作为当今社会最前沿的方法论,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彩色墨水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彩墨学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的来源、能力、形式、过程和真理的科学认识论。它的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践与认知之间的辩证关系;真理的条件和知识的过程。我们将主要讨论第一和第三方面。
        一.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彩墨学习的应用
        实践是知识的基础,知识的来源,知识发展的动力,检验知识真相,知识目的和归宿的唯一标准。认知对实践有反应,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认知的反应,发挥科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也是人类可以积极改变世界的感知物质活动。其中实践作为一个客观过程,它的目标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媒介来改变客观世界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画家,为了对绘画的热爱和提高自己本身的绘画技巧,都会认真观察世间万物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齐白石为了将虾画好,齐白石把虾放在桌上的水碗里,这样他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状和草图,更好地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此时,他的虾画非常相似,但水墨的颜色缺乏变化,眼睛写实但缺乏半透明的质感。后来,齐白石在观察小虾的过程中,把小虾的进退、游泳的速度、甚至打架、跳跃等情绪都纳入了他的表现中。此外,油墨的变化增加,使虾更加透明。再往后,白石老人的水墨功夫更上一层楼。他画的虾身似乎总是湿的。看起来像它真的生活在水里,这就是白石老人画虾的创意。齐白石在小院里的池塘里养虾,观察虾的形状。齐白石68岁时,对虾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虾的头和身体是用淡墨画的,稍微用了一点重墨。1934年,齐白石71完成了对虾画的最终改造;有6对后腿,减少到5对,简单、一般、美观,达到了“似与不似”的境界。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也是如此,从1941年到1943年,张白大千对敦煌壁画进行临时工作历时32个月,完成壁画临摹276幅。从敦煌回来后,其绘画艺术升华到最高水平。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张大千画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其中最杰出的是菩萨雕像。这都得益于他在敦煌进行的长期的实践研究。
        在彩墨画的研究中,写生考察也是一种实践形式。李志国先生《现代彩色水墨技法》的作者,经常访问陕西北部,为他的彩色水墨创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他曾经在他的创意文章中写道:“我经常去陕北探风。两年来,我在延安和榆林度过了农历正月十五的第15天。陕北的元宵节,舞狮,嬉戏。龙,气氛很热烈,尤其是到了晚上达到了高潮,各种灯光,各种色彩鲜艳的花朵,令人眼花缭乱……经常回想起陕北,总是想着世界的色彩,这让我感到这种颜色具有生命和感觉,她让我陶醉。”仔细观看他的作品,如热情洋溢的壮丽景色,如黄河民谣,乡村歌剧,看姐妹的灯笼,羊宝宝,古老的高原-腰鼓等,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浓郁的味道作品中的生命,也能感受到他艺术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感觉。


        二.认识的过程在彩墨学习中的应用
        认识是重复的、无限的和不断提升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不断地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知的第一阶段是知觉认知阶段。不可能将感知知识跨入理性认知阶段,审美认知也不例外。当艺术家深入生活实践中进行观察和体验时,通过眼睛获得对客观事物和外部关系现象的理解,实际上,他已经开始了对生活的审美理解,开始了他的创作构想活动。
        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知识是知识的比较低地阶段,理性知识就是知识的比较高地阶段,它们彼此相关。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是相互依存的。首先,理性知识地产生和发展依赖于感性知识,因为感性知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知识就不可能有理性知识。第二,知觉知识需要发展为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本身决定必须进一步加深理解知识的本质。两者在社会实践中是统一的。知觉知识是理性知识的基础。理性知识依赖于感性知识,并坚持在认知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感性知识要上升并发展为理性知识,坚持辩证法知识。感性知识应以概念的形式表达并以理性知识为指导。理性知识应基于感知材料,并且不能将两者分开。两者的分离将导致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而在实践中将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只有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真正解决了浅色之谜的是英国科学家牛顿。在17世纪下半叶,为了提高市面上最新望远镜的清晰度,牛顿通过了透视玻璃进行观察。1672年,牛顿利用三棱镜进行了他著名的色散实验。他在黑暗地房间里留了窗户地狭窄缝隙,让阳光穿过事前准备地三棱镜,用这个方法将光的颜色分散。光束而不是白色的带子,它们以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和紫色的顺序依次排列,就像雨后的彩虹。同时,七色光束如果通过棱镜也可以减少为白光。而这七种颜色的波段就是太阳的光谱。人们对于色彩的追求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颜色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颜色的感知认知是人类生理感觉的自然属性。艺术创作通常归因于精神层面,而个人的色彩感觉满足了艺术创作情感表达的需求。颜色感应基于颜色原理的常识框架,并寻求每种颜色语言的特征。否则,感觉只是个人的局部经历,很难唤起普遍共识并引起共鸣。西方现代色彩光学理论被引入绘画的艺术创作中,充分激发了人们的色彩视觉功能,使画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态度进行色彩的研究和创作。印象派彻底解放了色彩,唤醒了公众的色彩意识。它的本质特征是画家主动捕捉自然界中不断变化的色彩信息,并探索自然色彩的交互规则以实现感官。这就要求我们在理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我们的知觉知识,以使知觉知识和理性知识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它作为最科学的方法论,在彩墨的研究中我们应该用这种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研究,使我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志国:《现代彩墨画技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版,第25页
        [2].邹光平:《彩墨绘画形式语言研究》,黄河出版社,2007版,第7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