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吴丽梅
[导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习科目,尤其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学生可能会面对的难题更多,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课前预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提前打好知识学习的基础,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第一中学  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678700
        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习科目,尤其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学生可能会面对的难题更多,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课前预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提前打好知识学习的基础,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地理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效率
       
       
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学习模式,对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产生了依赖性,难以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进而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课前预习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地理内容形成初步了解,提前找到其中的重点或难点,有利于提高正课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中地理课前预习的必然性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初中教学内容相比研究的更加深入,以此学生进行学习时就会感到比较吃力,遇到的困惑也更多,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被大打折扣,在这一情况下就促使学生必须进行课前的预习学习,提前对地理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初步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做到提前思考,进而就能够更容易的理解正课中老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不用被动的被老师牵着走,而是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找到学习的重点或难点,并将其带入课堂中,在学习更加关注难点部分的内容,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学习,具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故而其学习兴趣更加高涨,学习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预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提前认识,更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学生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地理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地理基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缩小学生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实现对地理课堂教学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所能指导的部分并不多,主要还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通过课前预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其地理学习的效率,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
        二、高中地理课前预习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课前预习目标
        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然而若想课前预习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教师必须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地理预习目标,为学生指明正确的预习方向,进而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将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内容。

例如在对《地球上的水》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明确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运动情况,理解世界海洋中洋流的分布流动规律,掌握水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就可以依照学习目标进行引导,为学生确定准确的预习目标,学生在预习时就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容易把握教学的重点,不会只是简单的进行教材的阅读预习,而是能够高效率的实现更好的预习效果。
        (二)选择适合的预习内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基于兴趣的驱动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高中地理的学习,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或任务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契合的预习内容。此外地理教师还需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更好的理解预习的内容,在预习中真正掌握地理知识。例如,围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布置预习内容或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出行工具的兴趣设置预习内容:同学们外出旅游时通常会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出行时是如何规划路线的?对于我国的交通布局有多少了解?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行为相联系,学生预习的兴趣更高,进而在预习中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更高,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快速的理解教师的讲解。
        (三)采用多种预习模式
        多数学生在进行预习时都会沿用传统的预习方式,即对教学进行阅读,这种预习方式很难真正发挥预习的作用,并且学生极容易表现出不认真的态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教学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应创新预习模式,采用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地理知识的预习。例如,在教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学生仅仅依靠教材无法真正的理解生态环境的实景,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前录制好微课,通过微课,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实景图片或视频,进而就可以更加完整的理解如荒漠化、热带雨林等环境状态的形成原因以及变化动态,方便学生的预习,有利于解决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难题,实现更好的预习效果,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前预习对于学生进行高中地理学习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基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性差异明确其地理内容预习的主要目标,并根据课本教学要求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任务,借助更加多样化的预习方式,有效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金伟.地理新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教育,2020(02):38-39.
        [2]贾莲.地理学案导学的预习策略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4):25-26.
        [3]马一鸣.浅谈在地理教学中预习与反思的研究[N].发展导报,2019-06-28(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