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事初中生物教学中,每次涉及“青春期”的相关知识时,学生流露的表情和言谈举止深深地影响了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 。于是,尝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性教育的内容,使涉及范围更深、更广一些。下面是对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的分析结果。
一 学生对基本性生理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
学生在参加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前,对妊娠、月经、避孕、子宫、遗精、受精、分娩、卵巢、排卵、胎盘、睾丸、阴茎、手淫等16个名词的了解程度比接受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后的了解程度低,尤其是受精、分娩、卵巢、排卵、胎盘、睾丸、阴茎、手淫等名词的了解程度,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从前测的20%左右到后测的70%左右,这说明学生通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使学生对相关名词由不了解到了解,达到了教学目的,证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对个别名词的了解程度前后变化不大,而且有40%以上的学生依然不能清楚知道,分析原因,是上课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过少,而且上课时没能十分清楚地解释给学生;解释时学生没有注意听而忽略了。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一些名词了解不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名词的概念,帮助学生较好理解。
男生有一半左右没出现遗精现象,女生接近三分之一的还没出现月经现象,男女生都有一半和一半以上出现了第二性征,青春期性发育已经开始了。现在才对他们进行性教育,显然已经滞后,对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讲太晚了,有些心理问题已经出现,这就加大了教育的难度,要求青春期性教育能够切实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说明现在进行较全面的青春期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如此,结果显示:学生对遗精和月经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清楚的。不知道的学生由前测时的35.55%男生和4.05%女生变化为后测的0.76%男生和3.82%女生。因此可以看出,参加学习对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现象是很有必要的。但女生的变化不明显,分析原因:教学中过多的介绍了月经可能带来的疾病和学生可能出现的不正常心理,导致学生产生了拒绝心理,上课时不愿意听;也是由于有些女生还没有出现月经现象,因此难于理解。
中学生对在何种情况下可使女性怀孕了解不是很清楚,通过性教育,情况有所改变。由前测时不知道原因的22.83%,在后测时变为3.05%,能够了解“偶然的性行为”也可能导致怀孕的人数明显增多,由17.05%增加到45.80%,但仍然有17%的学生认为握手、接吻、拥抱能使女性怀孕,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的。
学生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关注较少,能了解到身高变化的占多数,其他变化都较少注意。前测中346名学生中有49.71%是身高突增,后测的131名学生有70.29%是身高突增,其他数值都有身高。因此,通过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关注自己青春期的变化,而且可以在生理现象出现之前提前知晓自己的各种变化,做好思想准备正确认识身体的变化。
从上面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可以对相关名词由不了解到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如果上课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过少和上课时没能十分清楚地解释给学生,或解释时学生没有注意听而忽略了,会导致学生对一些名词了解不够。因此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名词的概念,帮助学生较好理解。男生有一半左右没出现遗精现象,女生接近三分之一的还没出现月经现象,男女生都有一半和一半以上出现了第二性征,青春期性发育已经开始了。现在才对他们进行性教育,显然已经滞后,对接近一半的学生来讲太晚了。正因为如此,结果显示:学生对遗精和月经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清楚的。
导致学生产生了拒绝心理,上课时不愿意听;中学生对在何种情况下可使女性怀孕了解不是很清楚,通过性教育,情况有所改变。学生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关注较少,能了解到身高变化的占多数,其他变化都较少注意。通过性教育以上情况都有所改变,证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有必要的。
二 对待青春期性教育的形式、态度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中学生认为适合自己的性教育形式主要是自己阅读、教师上课、家长指导、课堂讨论、专家讲座;学习后,学生对教师上课的认同度显著增高,认为由教师上课、专家讲座、课堂讨论、自己阅读都适合,而这些形式正是研究者采取的教学形式。这说明研究者采取的教育教学形式是合适的,可行的,受学生认可的。学生最希望的性教育者分别为:专家教授、同学朋友、自己、父母、教师。学习后教师的地位上升了,学生非常希望能得到来自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对父母仍有顾忌,这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加强的。中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由原来的无所谓和说不清转变为欢迎开展和迫切需要。由34.10%变化到54.20%的学生欢迎开展,32.37%的变化到12.98%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有21.37%的学生迫切需要。这可以说明学生通过青春期性教育后,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的无所谓和说不清转变为欢迎开展和迫切需要,证明了青春期性教育在转变学生观念是有效果的。
大多数学生认为初一开设性教育课是适时的,也有少数人认为太早,这可能与他的发育较晚有关,亦或与他的思想观念有关。没教育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性教育是一门科学,性教育后,有78.63%的承认性教育是一门科学。通过性教育,学生更好的接受了性教育是一门科学,建立了正确的认识。
因此,通过性教育后,学生对待青春期性教育的形式、态度的调查结果是:学生认为适合自己的性教育形式
主要是教师上课、专家讲座、课堂讨论、自己阅读;非常希望能得到来自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对性知识的需求由原来的无所谓和说不清转变为欢迎开展和迫切需要;大多数学生认为初一开设性教育课是适时的,也有少数人认为太早;大多数学生承认性教育是一门科学。
三 其他结果和分析:
①性知识来源调查学生以前了解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书刊和报纸、学校、同学朋友、电视广播,学习后,学校成为学生了解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把学校作为青春期性教育的主要场所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学生还最希望能由学校提供系统、正规的性教育。②中学生异性交往调查结果和分析:学生对 “异性朋友” 的认识不很清楚,不能正确认识同性和异性性别角色标准,对性别角色的认同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是非不分,不能够正确处理具体事件,不能够做出理智的判断,认为早恋可以互相帮助,是身体发育的需要,对何时可以交异性朋友模糊不清,无所适从,认为工作以后、大学时就可以的学生稍多一些;而且学生相互信任的状况较差,不敢相互诉说青春期的烦恼和不安;因此在教育学生处理异性关系方面大力加强,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辨别异性交往方面的正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加以了解,掌握一些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技巧和礼仪,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异性关系。另外,性别角色的培养还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只靠学校的教育培养,靠性教育更难于达到应有的效果。③性病知识调查结果与分析学生对性病种类、传播途径、危害认识不清,大多不了解或认识有误。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学生对性病的预防知识增加,系统学习相关知识,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开展初中生性健康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愿更多的学校都能开展这样的教育,帮助青春期的学生能顺利走过自己的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