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线上低年级语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黄鑫
[导读]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在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教育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
        摘要: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全国人民措手不及,在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教育工作受到了严重冲击。为尽可能将其对教育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小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线上教学模式开始被广泛推行。对此,本文便以语文学科为着手点,对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线上教学、保证教学有效性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线上教学;低年级;语文;策略分析
        引言: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网络与学习和工作的融合愈发深入,推动了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在疫情防控期间,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线上教学模式优越性逐渐凸显,并得以广泛应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均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向、积极的帮助。同时,其趣味化特征还能进一步吸引低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形成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准确把握教学任务目标并积极共享资源
        首先,教师应明确一个问题,低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均处于较浅层次,他们无法理解高难度的知识内容,也无法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学习状态。因此,在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推荐线上教学工作时,应从年级培养目标和低年级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设计合理的阶段性任务目标。同时,出于对学生用眼健康的考虑,适当减少线上课的时长,以“多次授课、次次短时”为宜,为学生留出放松双眼、放松身心的时间。
        其次,教师要知道,当今网络环境是开放性的、是共享的。在网络上,往往可以搜索到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如视频课件、PPT文档等。教师可以上网搜索与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素材,对其进行二次梳理,将其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如此,帮助学生直观、系统地理解、吸收、记忆、应用知识,提高线上教学成效。再者,教师还可以直接将其他教师的优质教学视频上传到平台中,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课件的形式讲授知识,同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在课后复习任务的布置上,同样可以以优秀网络资源为参考。
        二、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为基础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获取、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制约着线上教学活动的推进。因此,在借助移动社交网络平台讲解语文知识时,面对注意力极易分散、认知能力水平欠佳的低年级学生,教师应适当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趣味化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求知欲。如此,使“从兴趣出发”这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以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方法讲授知识,隔着手机、电脑屏幕牢牢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深入理解、吸收知识创造更多可能。
        以一年级的识字课为例,在讲解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青蛙》一课、带领学生识记清、晴、请、情、青等字时,教师可以首先在微信群或其他教学软件的文件库中上传能够呈现小青蛙捕捉害虫、活泼蹦跳的视频动画,先行以动画活跃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用分解动画工具,呈现“青”字的书写过程,并在一旁配以相应的象形趣味图片,使学生对这一字形成扎实的理解。

紧接着,一一呈现右半部分是“青”字的其他字,设计“找不同”的游戏,让他们在网络平台中畅所欲言,说出其中存在的差异。如此,以游戏活动进一步活跃线上课堂,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行发现不同字的区别,加深其情感体验。在学生发现字与字之间的差异后,教师同样需要在字旁配以相应的趣味图片,帮助他们正确区分并记忆。
        三、借助线上社交网络平台实现师生角色翻转
        新的课程标准愈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利用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线上教学实现角色的翻转。如此,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围绕着相关学习资源展开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线上教学活动中使他们形成独立学习、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相关能力的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能够被大大激发,这对他们鼓起勇气迎接更多挑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一阅读课为例 ,教师便可以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布置自主阅读任务,并要求他们自行阅读文章、标注自己喜欢或有疑问的部分。如此,在线上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前,询问其自主学习收获与体验,进而围绕着他们在理解上存在的问题深入讲解知识。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变成了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他们对知识与情感的记忆往往会更加深刻,这可以说是提高质量与效率的另一个前提条件。
        四、注意课后跟踪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记忆力是比较薄弱的,他们极易在课后遗忘所学知识。尤其是在线上教学这一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存在一定距离的学习模式中,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生极易在学习时出现“走神”、“溜号”等表现。如此,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自然就无法达到深刻的层次。这时,如果他们没有主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自然会随着时间的点滴流逝遗忘所学知识,最终导致线上教学无效的情况出现。因此,除了在线上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之外,教师还应利用平台跟踪其后续学习表现,并布置相应的分层次复习任务,以达成针对性提高的任务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平台的签到、测验等功能,让学生在复习时打卡签到、考察其知识掌握程度,并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找出他们共同存在的知识盲区,从而进行二次细致讲解。如此,实现反思与学习的同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低年级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自我约束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结束语:总而言之,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不仅仅是授课手段的革新,更体现着教学思路的转变。在以线上教学模式向低年级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平台,并提前筛选繁杂的信息材料,以便为他们提供健康、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同时,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正视教学跟踪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通过平台检查、反馈其学习表现、成效,以夯实他们的知识积累。如此,待到重回课堂之时,迅速完成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为其高效学习、全面发展提供持续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如.巧用网络服务平台  助力语文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9(27):55-56.
[2]丁海燕.网络空间成就幸福语文课堂[J].宁夏教育,2019(05):73-75.
[3]钟美兰.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名师在线,2018(13):71-72.
[4]许晋芳,冯攸源.网络资源,语文教学的平台[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