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高中语文课程体系而言阅读教学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阅读教学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精神境界、综合素质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阅读教学的质量关乎着学生全面发展的持续性。但是,就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远远达不到促使学生能力提升的效果,教师阅读教学只根据历年来阅读考试的题型来展开教学,只为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能够轻松应对高考阅读的题型,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了阅读之基于文字表面,没有深入研究文字内容下面所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和思想,学生不能感悟其中的内涵,导致学生尽管阅读了大量的文章,个人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都没有得到提升。所以,教师要对必须要对当下的教学模式引起重视和思考,探究出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与措施,从而使高中阅读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教学方法;措施
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快速的提高,所以逐渐重视精神世界的建设,语文新课改也倡导高中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然后在高中生阅读中盲目阅读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不了解自己阅读的目的,不清楚阅读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只为阅读任务而阅读,从而使得阅读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价值。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缺乏阅读技巧,在阅读时逐字逐句的阅读,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未能准确挖掘出其中的有用信息,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因此,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教学学生正确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确定阅读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研究阅读文本内容,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教学的效果,促进阅读教学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时代的进步意味着学生必须要具备综合素养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保持思想的与时俱进,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以《乡土中国》书籍阅读为例,首先教师自己要研读文本,挖掘出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思想,根据高中生实际情况:他们虽然对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常识有了初步认知,但是从实际经验中获取抽象理论知识的能力任然不足,所以理解《乡土中国》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比较困难。因此,教师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要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如果学生缺少对该书的阅读激情,教师很难开展对其的阅读教学。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地点名称,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场景引入到阅读课堂中,让学生通过这些场景对“乡土中国”有初步的认识。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书籍阅读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中生阅读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阅读深度不够,这也使得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深入阅读的技能,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所以在实际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内涵的研究和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乡土中国》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为学生查找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整本书所有表达的思想有大概的体会。再让学生阅读前言,了解书籍讲解的主要对象,这样能够让学生带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其次,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认识到高中生不是小学生,他们是已经具备社会、生活经验的个体,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这样也是在锻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构造出一副思想图纸,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乡土中国》阅读的预期,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吸收书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加上自己的看法进行阅读,还能与作者的思想发生冲击和碰撞,从而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实时评价,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堂阅读的真实情况,从而快速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和进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承受能力。因此,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问题:(1)请简要概括《乡土本色》这一节中“乡土性”的具体表现。(2)《乡土中国》在论证上都运用了那些方法?(3)你怎么理解人们常说的“落叶归根”,以及为什么倡导要常回家看看?三个问题都从不同层面考察学生的阅读情况,第一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个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第三个检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从不同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9(59).
[2]詹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策略的探究[J].语文学刊,2016(11).
[3]姜萱.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