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充满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影响。在教育方面,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效率;探析
引言
众所周知,阅读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获取信息并展开思想交流的有效方法。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充分的体现出了阅读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应当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在阅读中获得感知,在阅读中增强语感,在阅读中升华情感。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作出了详细的阐述,希望为相关学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正在实行的新课改,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时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而语文阅读教学也就不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而不是以教师的理解和讲解来替代学生的感受。在这样的理念中,可以将其总结为“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强调阅读本身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学生成长、生活、学习以及发展的必要因素,更是学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与人需要睡觉、吃饭一样。新课标中指出: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学会使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且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在高尚情操的熏陶下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多样化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一)重分数轻能力
纵观我国的教育形式,对一个人学科学习程度的评价采用的多为分数,分数占据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涯,导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重心放在了如何提升分数上,而没有对自身进行一个有效的提升。例如,我们看语文考试试卷,阅读理解的分数大概占到了整张试卷的40%,但是在题型方面大多数只是简单地对文章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分析,而缺少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这对提升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阅读内容比较单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喜欢阅读故事书,很少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这样虽然也是阅读,但是阅读效果不理想,不利于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此外,阅读量不足主要是由于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书较少,导致学生很难进行大量阅读。
(三)重基础轻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的刻板印象便是死记硬背,但对于死记硬背又注重基础的记忆。而对于阅读,大多持有一种佛系态度,提升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战役,不似背诵基础知识提分快,在一时看不到成效的情况下,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以致阅读能力无法提升上去。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措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阅读课堂的主人公,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进行阅读,使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并受到文本情感的熏陶,真正的感受到语文阅读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莫高窟》这一课的时候,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交流,从而获得更富个性的阅读体验,真切的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充分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教师每天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可以慢慢积累词语,使语言的储备更加丰富。教师在课上让学生学习名人名言、成语,都是学生积累的基础,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慢慢学生就会在生活中实践,再过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全部吸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通过实践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的基础就是语感,语感好的学生,对文章理解就很容易,阅读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种锻炼。有些小学生由于缺乏阅读而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教师系统性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试着在说话时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课文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等基本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课上阅读之后进行练习,然后在生活中实践运用。
(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小学生们的思想尚不成熟,受传统教育影响,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大多数孩子已经习惯了在生活上父母为他安排好了一切,在学习上老师为他考虑了方方面面,而缺少自己的思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不愿意自己去思考答案。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简单地给学生讲解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小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很好的,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不能让现有的答案限制了他们的思考。
(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人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与知识,帮助个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阅读能使人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品位。教师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学习任何东西的前提都是要有兴趣,否则是很难坚持学习。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猜测,问问学生看到课题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想一想课文会讲什么内容。教师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象,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阅读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五)突出学生主体性,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其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中找到一个科学的切入点,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阅读内容的主旨、写作手法以及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这样就在阅读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并且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突出学生自主性的阅读教学中,不仅体现出学生的地位,还有效发挥出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角色作用,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快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并且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提升其自主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发展和成长需求、新课标要求等角度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创新并深化阅读教学,并且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适宜的阅读环境,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郭禹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祖国,2018(23):216+218.
[2]李芳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摭谈[J].知识文库,2018(20):116.
[3]魏利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普童话,2018(34):68.
[4]郝华雄.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J].读写算,2018(18):76.
[5]叶天容.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读写算,2018(0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