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非常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也要不断提升教学要求。语文是学生学习其它一切科目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学好语文才能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才能抒发自身的见解,这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科目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纷纷采取了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小学语文尤其是作文部分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探讨
引言
小学阶段是为学生打好语文作文写作基础的最佳时期。对于教师来说,分类指导教学是哪种能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分类指导教学普及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应用哪种教学模式并不是取决于这个教学模式是否普及,而是取决于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真正对学生有益。既然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弊端,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指导学生作文技巧上面,但是忽视了兴趣教育。很多的教师都是在讲解写作的结构和语法这些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丧失,学生的创造力在写作中得不到较好的发挥。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的针对性较低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需要一定的语言积累的。然而,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针对小学生最为熟悉的身边事、身边物入手,这样会造成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不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无法进行写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阻碍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进程。
(三)缺少及时反馈
通常来说,作文教学基本上都是先由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学生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作文并上交给教师批改。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还会使信息反馈较慢,师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互动交流。当作文本发下去的时候,学生往往关注的是自己作文的等级,简略地看看教师的批语。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指导意义,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内涵
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内涵作文是通过文字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作文训练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生活本真的表达能力,开启他们的语言智慧,激活他们鲜活的生活感觉,让他们成为有思想又善于表达的人。作文分类指导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将知识要点分为几个层次,并进行有效指导。分类指导教学涉及教学的很多部分,比如教学内容分类、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进程的分类等。换句话来说,就是结合各个科目不同的情况,针对要教授的内容开展分类指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三、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把时代的元素融入到课堂中,把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结合。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写作的奥秘。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分类指导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将游戏和作文教学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我爱的小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表演自己家的小狗的动作,或者是见到的小狗的各种有趣的动作等等。通过学生的表演,学生能够对小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教师借此趁热打铁,学生会更好地完成这篇状物类的习作。
(二)教师需要强调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1.积累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为了凑字数而生搬硬套,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素材积累量,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会有素材可以写。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上的文章,课本上的文章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而挑选的,所以将课文读懂、读透对学生的写作有着很大帮助。课本中也有专门的词汇积累的部分,教师要监督学生将其背诵,灵活运用于作文写作中。另外,教师要和家长联合行动,监督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2.自由创作要在不跑题的前提下
自由创作是建立在一定基础和行为规范之上的。在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构思和创作,当学生完成了他的作品之后,教师要对学生作品的主题做出相应的归纳总结。在点评的时候不只是评价学生作文的文体,还要对作文的结构进行点评,围绕结构开展整体文章的点评。因为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一旦谈及可能就会出现不着边际的跑题现象。所以,教师点评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这是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又一种表现。即使这篇文章的辞藻再华丽,一旦脱离了中心思想,也就失去了文章存在的价值。
(三)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言的勇气与精神
新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敢于质疑、敢于发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从小抓起。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讲解的知识,通过质疑,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进而激发自身创作的源泉。例如,在学习“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极对自己提出的看法发表意见,进而整理成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四)教师可以针对写作素材指导学生写作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就要做好素材资源的收集工作。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多积累与记录,广泛收集生活中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每天放学回家的时间,多观察放学路上发生的事情,沿途有哪些风景,等等。还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如邻里之间发生的事、爸妈的日常行为等,并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况。
(五)针对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被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无疑为搜集和整理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收集和整理一些写作结构图或名师教学视频,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写作教学,并开展不同的写作主题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还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以丰富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作文教学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积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但是分类指导却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写作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言,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海莲.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35):173.
[2]薛懿彦.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探讨[J].课外语文,2019(28):136+140.
[3]沈燕美.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体会[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09):59.
[4]许惠芳.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创新策略[J].小学时代,2019(25):26-27.
[5]丁加科.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