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的智慧都体现在他们的手指上。”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评价手指活动对于儿童智慧发展的作用。手是我们身体上最为灵活的部分,手部活动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幼儿的手眼协调的能力,进而发挥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的功效。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幼儿手指游戏应用于幼儿教学的策略与意义。
关键词:手指游戏;幼儿教学;教学研究;
所谓手指游戏,就是指幼儿使用自己的手指来进行的游戏,在节律性的歌声的引领下,幼儿不断地使用自己的手指完成各种指令性活动。在幼儿教育之中开展手指的训练可以很好地实现习惯培育与游戏活动的融合,刺激幼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发育,提升幼儿教学的效果。手指游戏的开展门槛低,不需要借助于太多的道具辅助,很适合在各种教学条件下开展,对于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的成长发育有着很好的促进效果。
一、巧借手指游戏,稳定幼儿入园情绪
孩子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中,往往会产生明显的不安或者抵触情绪。许多孩子离开自己的父母之后,会出现各种明显地情绪波动。幼儿手指游戏的引入,可以很好的安抚孩子们不安的心理,帮助他们快速的度过心理焦虑期,适应在幼儿园中的全新生活。在小班教学之中,笔者会在幼儿入园之后同孩子们一起玩耍手指游戏《咯吱一笑》:“小虫虫,爬爬爬,爬到咯吱窝里来;跳一跳,转一转,弄得孩子哈哈笑。”幼儿在充满韵律的歌声之中伸出自己的手指,随着老师的动作一起将“小虫虫”放到自己的咯吱窝处。腋窝作为人体的敏感部位,在被接触之后很容易就可以让人开怀大笑。整个过程的操作非常的简单,可以快速的安抚幼儿的情绪,消除幼儿对于环境的陌生感,为接下来的幼儿项目开展铺平道路。
二、游戏与教学知识结合,促进幼儿认知经验的发育
“寓教于乐”幼儿教育的最高形式。在设计手指游戏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一部分教学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之中,实现知识经验的提升。例如,笔者会在小班的教学之中引入“五指歌”,以手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不同的家庭成员形象:“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是家中的顶梁柱;挨着爸爸的是妈妈,妈妈手巧又能干;妈妈的旁边是哥哥,哥哥的足球踢得好;挨着哥哥的是姐姐,姐姐的样子最漂亮;姐姐的旁边就是我,我是家中的小公主。
”在儿歌之中每个手指代表了一位家庭成员,在孩子们多次的学习儿歌之后,我会向孩子们提问:“家中手最巧的谁啊,请大家用手指来表示。”这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食指,并且大声喊道:“妈妈!”在快乐地教学之中,学生们学会了使用手指代指家庭成员,这很好地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发育,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改编手指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自信心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笔者还会鼓励班级之中的幼儿,大胆的创新自己所学习过的手指游戏歌曲,尝试独立地去寻找一些韵脚与韵调。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们的自主创造能力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对于孩子们思维的发育有着不小的帮助。在改编手指儿歌《手指变变变》时,我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把五根手指想象成为五个童话人物、五种小动物等等,自己给“它们”创造一手儿歌或者小故事。对于不愿意进行自我表达的学生,笔者也不会对他们加以批评,而是会使用鼓励与引导的方式,使得他们逐渐的放下心中的芥蒂,同其他的幼儿一起参与到幼儿园的课堂活动中来。当孩子敢于开口讲述自己的儿歌与童话时,无论儿歌是否押韵、故事是否完整我都会对他们给予热烈的表扬。在这种环境氛围的熏陶之下,越来越多的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手指游戏的改编活动中来,孩子们的创造力与自信心得到了多维度的发育。
四、游戏之中渗透互动,提升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
手指游戏的开展过程是一个孩子们共同参与的集体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幼儿可以获得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这对于孩子从小就树立起团队协作的意识有着很好地帮助。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们,他们刚刚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如果有一个知心的小伙伴可以帮助他们迅速适应陌生的环境。笔者为此专门设计了一个手指游戏《拉钩钩》,让学生们两两结组,进行拉钩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之中,幼儿获得了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幼儿彼此之间的认识,很好地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友谊。笔者还会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师生互动的手指游戏,在游戏之中消除幼儿对于幼师的恐惧感与陌生感,建立起教师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结语: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幼儿教育在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在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也应当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更多符合幼儿心理的游戏教学模式引入到幼儿教学之中,实现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凌霞.小议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21):163-164.
[2]别培磊,臧明娟.手指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应用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25-26.
[3]吴静.浅谈手指游戏在耳蜗幼儿初期教学中的作用[J].求知导刊,2015(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