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幼儿教师职业精神及礼仪构建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1靳嘉敏 2杨菲
[导读] 礼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
        摘要:礼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礼仪是人们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西方知识分子不是指一定的学业水平,而是拥有批判和反思精神、具有责任感、懂得职业道德与礼仪的人。对幼儿教师来说,知名度与美丽度影响其形象。前者是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后者指教师修养和人格魅力。教师应是富有思想内涵的精神贵族,礼仪成就着教师的精神面相。本文论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精神与礼仪元素并探讨其构建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教师职业精神;礼仪;途径策略

        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礼仪是人们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众所周知:国家富强取决于教师群体的素养与能力,因此,教师职业精神与礼仪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倡导,习近平主席特别期冀教师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但现实中仍然有少数教师滥用权力、逾越道德底线,出现许多违背师德师风的虐童等遗憾事件。培根指出:“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其中,培育文明就使得教师必须身正示范,涵养自己丰富高贵的精神世界,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以道德自律为己任,给学生做出文明榜样。幼儿教师从本质而言不是普普通通的职业,她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使者,因此,身为幼儿教师必须为追求自我实现、追求永恒而不懈努力。那么,如何构建幼儿教师职业精神与礼仪呢?
一、幼儿教师职业精神与礼仪的内涵要素
        陈鹤琴先生心目中理想的幼儿教师是:“笑嘻嘻地和蔼可亲;声音悦耳;说笑有礼,多鼓励;低音清晰;行动轻快;立得笔直、笑得挺直;衣履整洁、面目清楚;态度从容;精神饱满;创造能力;健身;快乐、乐观;研究精神;乐业;互助合作;慈爱;负责;教学有技能;了解儿童心理。” 进一步论述优良的幼稚教师具有:“慈母的心肠、丰富的智能和爱的性情,研究的态度。”可见幼儿教师职业精神是从伦理道德与专业特点上进行了规范。具体说幼儿教师应拥有:
(1)爱与信仰
        信仰是一个幼儿教师的精神归宿,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忠贞程度的表现。一名幼儿教师怀揣梦想、坚信教育的力量与奇迹,以爱心与耐心对待每一个幼儿,公正公平,最大程度满足每一个幼儿的心理需求,把班上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具有母爱情怀,并且在她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这种朴素而坚定执着的信仰就让幼儿教师有了圣母的光环,有了对职业的一生坚守。
(2)反思批判
        高万祥《教师的9项修炼》:“西方知识分子不是指一定的学业,而是拥有批判精神、有责任感的人。”教师应是富有思想的精神贵族,其重要的专业特质就是勤于反思、擅于批判。

对自我日常教育行为的反思,可以促使幼儿教师及时对照《教师法》《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等标准反躬自问,促使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过程进行叩问改善,坚持反思、不慑服于权威、不迷信于书本,怀有质疑精神,才能做到精神之独立、自由之人格。反思批判精神是幼儿教师前行成长的保证。
(3)优秀卓越
        幼儿教师并非完美,但却应有思想,灵敏机智、富于智识。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时间,收集了1万封学生所写的,关于他们心目中喜欢怎样的老师的信,从中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耐心;兴趣的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对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与有方法。这些优良品质表现出教师高度自律、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性。
二、构建幼儿教师职业精神与礼仪的途径策略
1.阅读——教师精神的守护神
        古代称教师为读书人、教书先生、一介书生,种种称谓都带有“书”字。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画画如此,教书更应该如此。读书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数据化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只有阅读才能让幼儿教师在与大师的精神对话中开阔视野、吸取知识、增加信息量,以补充教育教学资源。
2.写作——教师心灵的保鲜剂
写作让人情感变得敏感、细腻、丰富。倡导幼儿教师写作不是让他们去做作
家,而是让其把以叙事为方式的写作变为日常教学行动,如可以写班级成长故事、课堂教学叙事、学习故事、个人教学案例等,通过每学期坚持不懈的写作,促进自己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因为写作本身融进了思考,经常进行教育写作就能够让幼儿教师保持高贵而自由的精神。
3.创造——教师事业的生命自由基
        幼儿教师不是教书匠,传承文明传播知识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劳动富于创造性特点。而建设创造力的民族国家就必须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富于创造力的卓越教师。?
4.灵修——教师生命的常青树
        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即适应磨合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适应发展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成熟提高期:产生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反思创新期: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幼儿教师只有对自己思想与灵魂进行反复修炼,才能破蛹成蝶、跨越式发展,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大神。
       
        总之,教师的职业特征使教师必须追随高目标,规划自我职业生涯就是设
定底线,从现实目标做起,在反思中成长,悦纳自我,追求卓越,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