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美术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综合素养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张文
[导读] 新课标与新课改背景下更重视综合性课堂的有效性
        摘 要:新课标与新课改背景下更重视综合性课堂的有效性,小学生在上课时总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对美术等课程有着很大的兴趣,在小学语文阶段将美术元素逐渐引入到课堂当中,促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鲜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流连忘返,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美术元素;小学语文;综合素养
        “美术”是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总称,带有一定的美学意义。心理学家表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最大兴趣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情景教学能够将概念具体化,能够将传统授课方式趣味化,将说教变为体验,以此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创境激趣、做到以趣激学,逐渐引导学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美术元素对小学语文综合素养的促进性作用
        美术元素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教学的连续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意识以及人文思想等。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抽象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以此能够到达人文教育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潜在性,然而,美术自身具有一定的直观审美特点,若是将其引入到语文教学中那么不仅能够实现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更加立体化,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实现知识的创造和消化,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1]。
二、巧妙引用美术元素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能够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模式,并建立美学教学机制,更能够加快小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文书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美术元素引入语文教学中,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通过美术元素的教学方法,慢慢引导学生,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以此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级。例如,在《游山西村》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影像和动画将诗词导入到该场景中,以此能够渲染作诗的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古诗词的兴趣。
三、巧用美术元素,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美术元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格,能够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巧用美术元素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慢慢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的生命状态,回归本心,去感悟内心深处的光,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施教,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艺术,能够主动关心他人,关注大自然,能够获得有益于人生的启示。当学生接触到一些知识之后,学生的想象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丰富,思维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发达。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推动世界的进步,同时也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该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处于想象地最佳年龄段,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慢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起智慧的火花。例如,在《荷花》 课文中,课文第三段主要是描写荷花的姿势,如同一幅活的画,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满池子的荷花在风中摇摆,想象荷花的千姿百态,并将其记在脑海中,之后再动笔将荷花画出来,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多种姿态的荷花,之后再将学生所画的荷花进行对比,看看哪种姿态的荷花更美,之后再与课文中的荷花进行对比。可以看见学生画了许多种荷花,有含苞待放的、歪头的、刚露出水面的......非常形象,非常有趣。而且在一定程度还能够更好地感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2]。
四、巧用美术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多个教学出发,去思考,合理运用美术中的各种创作方式,以此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文字基础,以绘画造型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文字所要表达的含义。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的寓言、诗歌。记叙文或者故事等进行美术创造,以此能够培养更多地创造型题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再者,还可以进行联想创作,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联想创造,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像进行创造,以此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并不断创新,以此能够创造出与其相似却又不同的情节或形象[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图像对其进行联想创作,以此能够让学生不再单纯地模仿,而是借助范图进行联想创造,联想创造的内容可以说校园也可以是未来。
  直观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视觉表象更是一种良好的储存信息的形式。在小学语文生字词的学习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写,难记得生字,若是能够合理运用美术元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那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还能够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例如,澡、操、噪、燥、躁的形近字,可以更直观的美术方式进行教学,将其画成一幅画,根据词组的意思对其进行创作,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记住形近字的词组和写法,还有一个小口诀,“用水来洗澡,伸手来做操,噪音惹人烦,有火能干燥,脾气暴躁直跺脚”,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口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词组的用法和意义,让学生发现文字的奥妙,感受汉字的神秘。
综上所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元素设计的重要性,要将生硬的文字和学习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再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应用美术元素,使其不仅能够更好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让语文知识能够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璐璐, 李艳莉. 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美术元素的效果分析[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7(6):00009-00009.
[2] 袁寿芳. 小学语文教学板书中美术元素的引入[J].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8, 000(004):10-10.
[3] 高婷华. 注入美术元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J]. 好家长, 201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