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季兆明 蔡小燕
[导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巩固学生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创新的有效手段,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显然,以往的练习设计形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想使练习成为学生学习、创新、游戏的乐园,使练习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探讨
引言
        所谓有效性,其实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取某种措施达到原本目的。课堂练习设计有效自然就是通过开展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升,实现思维拓展,能力提升。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应该准确把握这一点,设计出真正的数学课堂拓展练习。数学课堂拓展练习应该是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一定范围和深度上,设计较为宽泛的练习题,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开拓学生思路,形成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从而达到“通过课堂拓展练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思维的目的”,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探究的意义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机遇和挑战,促使教师能够反思自身教学的不足,对不妥当的课堂练习教学设计进行相对应的调整与改进.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课堂练习的成效并不明显,绞尽脑汁也难以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的问题是教师所始料未及的,没有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使课堂上所产生的问题应运而解,教师肩负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和负担,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地将创新思想与练习课程相融合,注重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相应的数学课堂练习相结合,将数学知识合理有序地贯穿到课堂练习之中.教师要在不断摸索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创设充满乐趣的课堂练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高效的状态中完成课堂练习任务,发挥练习课堂的最大效用,有助于教师在不断的课堂练习教学中,探索出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注重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究性
        练习除了有巩固课堂知识的目的,还有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也要考虑这一点,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练习题,从而提高来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学完“”这一节内容后,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图形”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先讨论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然后指导学生互相画画看,比一比,哪个组的分法多?借助这样的探究性课堂练习题,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更加开放和自由。

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反复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合作性”的课堂练习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让学生能进行合作的作业,让学生课内的知识能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延伸.如学习“统计知识”后,可让学生分析几个调查小组,开展“家用电器情况统计”的调查活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有的负责统计,有的进行分类记录,还有的根据数据绘图并进行分析.这样的作业既分工又合作,大家一起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在互动中交流,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提升了数学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
四、设计巩固性练习
        温故而知新,学生的解题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巩固性练习主要分为专项习题训练以及变式习题训练。(一)专项习题训练,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若能在教学方案中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结合起来,并渗透在练习中,就能起到较好的训练作用。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教学,教师主要让学生通过剪切、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去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教学的难点是要求学生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为此,教师开设了专项习题训练:(1)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若三角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用手去拉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使它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一个三角形的花坛底边长是15米,其长是高的3倍,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二)变式习题训练,适当开设一些变式习题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不仅学会从正面去解决问题,也学会从侧面或者是反面去探究问题。教师可以对以往的习题进行改编,如“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这道题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要求学生能够探究不同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间的关联。如果想要解答这道题目,就需要找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课堂练习是构建高质量的小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练习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教师应发挥课堂练习的最大效用,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改进课程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宗乾.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79.
[2]杨燕敏.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探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43-745.
[3]朱红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青海教育,2017(1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