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为幼儿选择幼儿园时,更重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而随着想法的改变,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隐性伤害,严重阻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文章从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性伤害入手,就解决幼儿园中隐性伤害的措施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隐性伤害;幼儿园管理;解决措施
前言: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隐性伤害相对于显性伤害来说,更容易对幼儿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隐性伤害比较隐蔽,所以常常被教师、家长所忽视。但这对于幼儿身体或者心理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幼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大管理力度,借助有效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以便通过此,可有效改善这一局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性伤害
(一)教师方面
在幼儿园教学中,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好奇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使得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并不能长时间集中。而面对这一情况,大部分教师都表示理解,并耐心地向幼儿讲解课堂纪律,文化知识等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冷落、排斥、辱骂这类幼儿。而这样的做法,不仅会使幼儿对自我产生怀疑,放大自己的错误;同时还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他们不愿在幼儿园学习。
(二)幼儿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在幼儿园教育中,以大欺小、言语欺负同学的事情并不少见。而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 ,会伤害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其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这种欺负行为是相对的,它不仅会影响被欺负者,同时也会影响到欺负行为实施者。如果幼儿将这种欺负行为作为与他人交流的手段,并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不仅会让其他同学远离欺负者,同时还会让幼儿形成攻击性的人格,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二、应对幼儿园中隐性伤害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升幼师的教学素养
幼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招聘时,应对幼师的教学能力与素养进行严格的把关。如除了应对其从业资格证与学历进行仔细查看,同时还需要对幼师自身的素养、品德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审核。以便能够在根本上,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良好环境。另外,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应加大对幼师教学素养的培训力度,以便促使他们形成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从而可有效杜绝或减少变现体罚幼儿的现象。
与此同时,幼儿园应定期邀请心理学的专家学者,并请他们到园中为幼师们进行心理辅导,排解他们教学中的压力,或者与家长沟通交流等等。以此即可以增强幼师的心理建设,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的安全。
(二)创建良好的幼儿园教学环境,减少幼儿间的争吵
在幼儿园教学中,引起幼儿争吵与辱骂的重要原因主要幼师的不平等对待。因此,在教学中,幼师应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为其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并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以便在此基础上,能够减少幼儿之间的口角摩擦,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但在此过程中,幼师应把握好“度”,通过妥善的引导,来避免各组之间发生口角。另外,幼师应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等方式,来提升幼儿园教学的效果,增强幼师自身对幼儿的关怀度,从而可带给幼儿家一般的温暖,减少幼儿对幼儿园教育的抵触心理。
(三)加大对幼儿心理的辅导,助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所以幼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幼儿一定的心理辅导,以便能够充分锻炼幼儿的心理,使其能够勇敢地面对伤害与挫折。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师应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教学方案。如对于外向的幼儿来说,幼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与他们交谈,获取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导;而对于内向的幼儿来说,幼师便可通过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来与幼儿找寻共同感,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引导,来得知他们的真实想法,开展心理教导。以此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一些隐性伤害的出现,在给幼儿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了伤害的同时,还会严重危害他们今后的生活与发展。因此,在实际幼儿园教育中,为了避免这些伤害,便需要幼儿园设定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以便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可有效保障幼儿的身心安全,促使他们在幼儿园中能够开心、安全、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岩萍. 在园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内蒙古教育,2020(05):39-40.
【2】黄晶.幼儿园教育中隐性伤害问题探析[J].成才之路,2020(13):102-103.
【3】杨素霞. 结合我国多发幼儿园事故问题,浅析幼儿园管理工作[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5):255-256.
【4】谢祖霞. 基于危机管理视角谈幼儿园管理[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