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阶段的学生因为受到年龄和智力的影响,他们的思维相对比较简单,对一些知识和问题认识不透,也不能进行很好的分析。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大脑处在一个活跃的运动状态,把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帮助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本文就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有效进行提问教学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学;有效提问;教学活动
要想提高幼儿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提问教学的方式。因为幼儿的好奇心都比较强,对未知的领域充满探索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在教学活动时采用提问的方式,陪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并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启发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直到解答问题为止。这样不止能有效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长,从而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
一、设计问题要有指向性
幼儿教师在进行提问教育时候,要有指向和目标,这是影响问题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明确教育目标的时候,把握所要教育知识的方向,对幼儿提出适合他们年龄的问题。幼儿因为年龄较小,思维能力较弱,对知识的掌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不是很高,因此很难对一些复杂的、具有抽象性的问题进行思考[1]。因此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是要将问题设计指向教学目标。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围绕教学目标,对幼儿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去回答,让他们的大脑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状态。例如,在对小班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以此开展学生识字教育;在对中班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有谁能数出一百以内的数字,以此展开对幼儿的数字教育;对大班的同学可以提问:我手中有5只铅笔,给了两只给小红,那么我手中还剩下几只铅笔?以此对大班的学生展开简单的数学运算教育。二是在提问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量之后,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不要盲目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向4岁的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太阳会从东边升起,到了晚上又会从西边降落?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向6岁的学生提问:3+3等于几?这些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问题,也是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因此,幼儿教师在提问的时候一定关注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开展有目标有思路的教学,并按照幼儿教育大纲在进行教育,不能盲目追求学生的解题能力。教育不是应付任务,也不是简单的提问,它有着一定的要求和,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成果[2]。
二、要在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上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成长
幼儿教师在进行提问教育的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二是促进学生思考。要促进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就要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这样才能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幼儿解答问题的能力。此外,幼儿教师提问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确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并积累一定的生活常识。
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在讲到“小红帽决定去树林里采摘小花,于是她离开了大路,走向密林去了。”这时,教师可以提问:“小红帽应不应该离开大路,一个人走行密林中去呢?”“我们平时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呢,能不能听他的话?”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在回家的路上不要一个人到处乱跑”、“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要听他们的话。”这样,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形成自己的思维,加强幼儿的生活经验,在他们真的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提问
幼儿因为生活经验不是很强,他们所能进行的思维活动也很简单。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在他们熟悉的领域,他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去找答案[3]。如果幼儿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他们马上就会积极的给出答案。否则,他们在生活中找不到答案,他们无法明白教师将的究竟是什么,也就不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引起他们的共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例如,在“我的家人”谈话活动中,可以提问“小朋友,你们的家里都有谁呢?”“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呢,还是都喜欢呢?”“你想为爸妈做些什么呢?”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思考,并促发他们交流的兴趣,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在幼儿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情况,教师也一定要展开想象,挖掘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去理解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什么是长方形,然后提问“你们在现实生活中都看到过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呢?”幼儿就会联系现实生活,说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物体。这样,幼儿在经过思考的时候,就会对长方形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和更直观的感受。长方形这个词语就被幼儿运用到生活中去了,使它更贴近现实生活。这样教学,更容易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四、结语
在幼儿教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提问教育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它能促进幼儿对为题进行思考,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教育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有效设计问题,要清楚问题指向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提问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乐. 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55):22-23.
[2]周婧娴.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的有效性探微[J].成才之路,2018(33):65=66.
[3]林小莉.浅谈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设计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