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强,加深,我国的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也就相对的要求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他们的思维处于一个发散的黄金时刻。而预习能力在当下的教育中绝对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对于学数学的预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小学数学的能力,也能通过教授小学生学习正确的预习方法,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字: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预习是指,在正式上课前的自主性学习,所以,预习能力的高低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尤为重要。这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而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努力的,老师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督促和引导学生的角色,帮助他们正确养成在数学课堂之前去自主的预习。
一、目前小学数学的自主预习的现状
1、学生在预习时的目的性不是十分明确,质量不高
对于大部分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预习时的重点,和要预习哪些知识点,他们并不明确,他们只是一味地,机械化的为了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项作业,这导致,他们在进行预习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真的动脑筋去进行思考,和发出疑问,这就会使预习成为了一种“摆设”,并没有多大的真正的对他们学习小学数学起到作用。而且,他们在预习的时候,因为并不了解预习的重点,也就失去了针对性,所以对于自己的精力分配大多也都并不合理,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觉得课前自主预习并没有实践性的作用,也就会失去预习的动力。
2、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前的自主预习并不够重视
当有的小学生在并不十分了解预习的好处的时候,他们会认为在小学数学中的预习是一种“负担”,进而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从而对于预习这项工作敷衍了事,对于老师布置得预习任务,只是保证了一种我看了的态度,但是,要注意的是“我看了”,和“我看懂了”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正是因为这部分小学生,并没有把预习这件事,真正的放在心上,所以这就会导致他们缺乏数学课前自主预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进而造成他们所预习的仅仅只是一种“表象”,起不到实质的作用。
3、小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习没有采用合理的方法
随着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和创新,教育早已经不是当初的简简单单的由老师来进行言传身教,而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也要相应的做出教育的改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大多数并不知道该如何来进行课前预习,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如果这个时候老师没有去及时的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产生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事情发生,学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数学课前预习,但因为方法不当,导致成效极其低下,从而消磨了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主动性,这就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1、设计趣味预习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年纪小,好奇心和玩心相对来说比较重,所以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利用这个特点,来制定有趣的预习方案,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预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给她们布置一个小作业,让他们回家去和爸爸妈妈做一个分苹果的游戏,通过游戏中每个人不断变化的苹果数量,让他们对于即将要接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小小的体会。在游戏中对新知识有一个预习,这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对新知识的熟悉程度。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加顺利的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
2、布置预习作业,并检查预习效果
由于小学生可能对于预习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并不是十分的清楚和明确,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习。老师可以在小学数学上课之前,根据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来进行合理的有层次的布置问题,作为预习的作业,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思维,并提前对于要学的新知识有一个简单大致的了解,引导他们去养成一个数学课堂之前去自主预习的习惯。老师也要及时的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于学生在预习结果中不正确的地方给出改正和解答,进而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达到预习的目的。
3、在小学生数学预习的过程中,给出预习的方法指导
由于小学生对于预习的方法并不熟悉,所以可能就会导致学生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的却十分的少,这也就会慢慢的打击到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自主预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小学生数学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比较有经验的预习方式,供他们作为参考,比如,提醒学生在他们预习时,认为是重点的可以用笔做一些标记,不要因为害怕做错而不敢下笔;再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大家一起相互探讨,抒发己见,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这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思考和思维的活跃度,从而调动他们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束语
随着教育自主性和开放性的不断强化,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也在日益加深。这就需要,小学生去不断培养和加强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预习能力。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前的准备作为基础前提,怎么会取得成功呢?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这麽一句话:“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正因如此,在新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小学生学会小学数学的自主预习,也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从事教育事业人士的重视,它将会从根本上成为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林丽容.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前预习能力和习惯培养的探究[J].学苑教育,2018(20):46.
[2]黄丽花.谈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J].黑河教育,20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