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高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滴水实验”为例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刘佳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经验,帮助学生在一个个有趣的活动中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所以有效高效的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关重要。
关键词:实践、合作、交流、创新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教材里面融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在增加,但是由于实践内容不易考核,综合实践活动课很容易成为应试教育的盲区。这也就让老师们对这类课程放松了警惕,甚至有很多老师因为不知如何开展这类综合实践课,干脆就让学生课下自行学习,不做讲评和共同学习。其实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在这里,我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好玩里的“滴水实验”为例谈一谈如何高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数学综合实践课往往是数学、思品、美术、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要想上好这样一堂综合实践课,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我们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哪些,再来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设计我们的课堂,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滴水实验”这一课来源于生活,由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引发的数学问题,要想知道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为了使数据更真实,那就需要学生亲自做实验来收集数据。那么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还包含了科学实验、物理知识(水压)、思想品德(爱护水资源)这三大类,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的定位是“学科融合”,为了让整节课更加的高效,我提前做了以下准备:1、准备好实验工具(纸杯、图钉、量杯、秒表、计算器、水);2、请物理老师录制了微课:对“水压”进行简单的介绍;3、上网下载关于如何节约用水的视屏。4、课前亲自实验,发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了课前准备,整堂课更加的流畅,教学质量也非常的高。
         二、鼓励小组合作,善于小组分工
        数学综合实践课更加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对于后进生来说比较困难,为了让后进生也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我们常常鼓励小组合作,带动后进生。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成为一个形式,也为了避免一些同学全包办,在“滴水实验”的实验方案里设计了小组分工,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到每一位小组成员,同时也为了实验过程井然有序,我们将每个任务分别命名为:操作员、计时员、计算员、记录员。在小组上台分享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追问谁是操作员,谁是计时员……确认小组是否分工明确。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既让全班参与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动手,都能积极思考和大胆交流。
         三、搭建实践平台,大胆尝试探究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将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抛给了学生,整节课我只作为他们的助手,为他们搭建充分的实践平台:
         在课堂导入中,由一个漏水的水龙头引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最后从众多问题中抓一个问题“一年大约浪费多少水”,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是对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随后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课题“滴水实验”。由于平时的数学课堂很少会做实验,所以首先需要学生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老师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去尝试。实验方案设计好了之后,很多小组出现了分歧,有的小组认为应该将纸杯扎一个洞,但是有的认为一个洞可能不漏水,应该扎两个洞;有的小组认为计时开始时再向纸杯倒水避免纸杯提前漏水,但是有的小组认为这种方法会使纸杯延迟滴水……哪一种方法可行,哪种不可行呢?实验操作就是证明他们想法最好的办法,所以我鼓励每个小组不怕失败、大胆尝试。

当他们实验了之后会发现,用图钉扎一次,纸杯就会一滴一滴的漏水,扎两次就会成流线型漏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到课前的情境图是一滴一滴漏水的,从而也就优化了自己的实验方法,在整个实验中学生从猜测到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四、创造交流机会,培养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不断的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的主体。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的面比较广,遇到的问题也较多,所以更需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而一堂课最精彩的也不是老师讲得有多好,而是学生说得有多精彩。
         在“滴水实验”中,我设计了三个主要的学生交流环节,分别是:讨论实验方案、总结反思实验结果、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因为给予了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所以他们带给了我无数惊喜。在讨论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大家有争论孔的大小(说明他们已经猜想到孔的大小会影响实验数据),也有争论孔的计时和倒水的先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有学生提出先用图钉堵住纸杯的孔,避免纸杯里的水提前漏到量杯里,等计时开始时再同时拿掉图钉)。
         在反思为什么每个小组的实验数据,甚至一个小组的多次实验数据为什么不同时,学生大胆的提出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孔的大小、纸杯里水的多少、水压、孔的位置(底部和侧面相比,底部的水压最大)、实验误差都会影响实验数据。最后分享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有同学说我们可以将淘米水浇花,洗手的水拖地……最让我难忘的是当很多同学提出可以用纸杯或者矿泉水瓶扎孔代替水龙头时,一个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他举着自己的笔盖欣喜的说:这个笔盖下面刚好有个洞,也可以代替漏水的水龙头。当我们为学生创造交流发言的机会时,也就在不断的激发他们思考和创新,他们的“争论”让课堂更加的精彩!
         五、抓住教育契机,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堂有深度的课堂除了深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整堂课得到升华,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滴水实验”结束之后,很多孩子对于自己的实验数据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所以我将实验结兑换成矿泉水,当孩子们看到一年浪费的水换算成满屏的矿泉水时,大家不禁发出感叹,随后马上播放几条关于我国水资源情况的报道,让孩子们深刻的明白我们不能小看一滴水,积少成多之后引发的数据将触目惊心,水资源是如此的珍贵,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滴水实验”这一课最终上得非常成功,整节课上孩子们的发言不断,创新不断。一堂高效的数学综合实践课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想高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想办法把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丰富有效,教学形式多样化、先进化,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邹雪峰,《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小学教育,2015.6
           高瑞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应把握“四性”》,黑河教育,2019,11
           石明德,《略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有效开展的策略》,新课程研究,2019,11
            姚兰,《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名师在线,2020,2

作者简介?:
姓名:刘佳?出生年月:1993年6月 ?性别:女?籍贯:四川绵阳??民族:汉族??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邮编:611900??单位:彭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