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校本教研,推动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李维新
[导读] 在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往的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合于现阶段的教学模式
        摘要:在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以往的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合于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他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而数学又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一门科目。为了让学生可以适应新阶段的教学要求,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校本教研的开展,让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则回归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以及教学实际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也可以提高老师课堂讲课的效率。
关键词:校本教研;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比较单一和枯燥,小学生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时,自己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出现许多走神的现象。其实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校本教研教学,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讲,很多老师的教研方法非常普遍,并没有什么创新,大多数老师都采取开展公开课的形式,在自己讲课时邀请其他的老师为自己提供意见,或者通过观看其他老师的公开课进行学习。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有的老师将公开课讲授的过于刻板,在学习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时,也是完全采取模仿的方式,并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以及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对于校本教研的开展会逐渐失去兴趣,老师们也不会通过公开课的学习增长教学经验。因此,老师应该多与自己的学生交流,在学习其他老师的讲课方式时,学习其中的重点,将其他老师的长处和自己的教学特点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
        一、创新教学模式,正视校本教研
        对于很多学校的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来讲,校本教研的教学方法经常不受重视。有的老师认为校本教研的教育方法,既需要花时间去研究各种理论知识,还需要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个很大的变革,这对学校和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有的老师对于校本教研的含义没有理解到位,认为校本教研就是按照教学目标把自己的课讲完就可以;有的老师甚至觉得开展公开课费时费力,可以利用开公开课的时间多为学生讲几道题,尤其是数学课本上的很多理论知识都需要学生真正掌握,才能够学好、学精,因此老师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讲解课本知识上。老师们对校本教研的不重视导致老师们在课堂上开展校本教研时教学效果不佳,为此,老师应该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研究校本教研的主要含义,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时,因为这节课是公开课,在课前我做了许多的准备,首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我结合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具,为学生展示了几幅图片,让学生先观察这些图片,学习各个计数单位的计量方法。之后我带领学生一同完成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做题学会亿以内数的读法以及各个单位之间的进制关系。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简单的理解各个数的读法,我为学生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读数,同时也可以学会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后我仔细询问了几个听课老师的意见,并且做了记录,在下次课时可以仔细改正。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可知,通过开展校本教研课程,老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结合其他老师的意见进行改正,还可以使用学校提供的教学用具,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研质量
        开展校本教研如果仅仅是老师们自己的教学活动,取得的效果往往是非常小的,尤其是那些教龄比较长的老师,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活动,应该已经形成了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凭这些老师自己改变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老师们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团体,可以从这些老师中选择一位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可以结合各个老师的特点,让每个老师之间都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同时也可以规避他人的短处,通过团队协作让老师们一同学习校本教研的主要内涵,这也可以改变老师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提高老师们对于校本教研课程的重视。在每次讲课完成后,老师们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学习,根据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工具,为学生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研质量。
        三、巧借校本教研,重视课堂评测
        在校本教研课的开展中,老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引导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老师在讲台上讲解数学知识时,通常并不能感知自己的讲课效果,因此需要教研组的老师们一同听课,并且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老师们教学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在后续的练习中加以修正,让自己的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变得更加的具体和系统,有利于校本教研课程的开展。同时,老师也应该与自己的学生多做交流,也可以听取自己学生的意见,授课内容是面向学生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解“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多媒体教具为学生展示了“平角、锐角、钝角、直角”这几个角的图片,让学生对这几个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利用先前学过的射线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最后我为学生讲解了不同角度的主要理论知识。在我讲完课之后,我听取了教研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几位老师提出对于这部分的内容,不能给学生空讲理论,还需要结合实物以及板书,为学生绘制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学会各个角的主要特点,以及角的度量方法。在下次课的讲解中,我吸取了老师们的意见,采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具以及实物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课堂开展更加有效果。
        结合上述案例,老师们开展校本教研时要注重评价反馈环节,在每个老师讲解完成之后都需要进行评测,只有老师们互相批评指正,才能相互进步,这样校本教研课程才能更加顺利的开展。
        总之,现阶段的教育活动,需要老师们相互协作,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秀之处,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在讲课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学校提供的教具,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树森,程华,宋洁.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有效教学[J].才智,2018(17):135.
        [2]徐慧.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效率教学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7):109
        [3]吕兴会.关于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相关问题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