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王文德
[导读]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浪潮中,核心素养作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对各个学科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浪潮中,核心素养作为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对各个学科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将与高中数学为对象,以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为研究背景,针对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1 利用课堂设疑来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精心设疑,并适时激疑,能让学生因疑生趣,由疑促思,在情不自禁的思考与探究中获得知识。而巧妙地运用有趣的故事,引出数学概念和引出数学课题,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且会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己所欲罢不能。例如,在新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这个内容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故事情景来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的距离。故事情境:传说国际象棋是由西塔发明的,国王欣闻此事,便决定重赏西塔,问西塔想要什么。西塔淡然一笑,对国王说:“我别无他求,只要陛下在棋盘上赏些麦子即可。麦子放法如下:棋盘的第1个格子内放1颗,第2个格子内放2颗,第3个格子内放4颗,第4个格子内放8颗,依此类推,换言之,就是每一个格子内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内放的麦粒数的两倍,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位置”。国王心想:你太小看我了,区区几颗麦子,不足挂齿。于是他令手下如数奖给西塔。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再算一算,亮出你的观点,你认为国王能满足西塔的要求吗?此问一出,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不一会儿,大多数学生顿悟:这不就是一个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前64项和的问题嘛!那么如何计算1+2+22+...263的值呢?同学们陷入了深思。于是笔者趁势而上,引导学会推导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2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独立思考固然重要,但是合作探究也不能忽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当组建相应的学习团体,帮助学生全面地吸收他人的意见,融合自己的意见再传达出来。另外每一小组都要进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吸收新鲜的知识,也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探究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弥补自己的缺陷,能更好地投入数学探究过程中,所以说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的话,能够比较好地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加强错题集的有效应用
        高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而学生的这一些错误是进行数学反思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应用,通过“示错式”呈现的策略培养他们的数学反思能力。


        3.1 强化错题集的制作
        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辅助大量的习题训练,这种习题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实现灵活运用,但是,学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的错误,导致这些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理解不透彻,不能做到灵活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错题集”,并结合学生的错误展开实情分析,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透彻的教学引导。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将学生的错误进行汇总,不仅是为了把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为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了解其中的不足,进而便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重心进行调整,快速查缺补漏,完善知识的高效掌握。例如,在教学“函数和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对不等关系的认知不够全面,所以常常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针对此类问题需要教师对练习中的错误进行集中梳理,结合学情进行编号,然后进行系统化归类,了解学生的主要失误之处,大都集中于最值问题、取值区间及不等式的转化等方面,自此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学生的解题失误完善备课,以此不断优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3.2 注重错题集的应用
        在完成对学生错误的梳理和集中归纳之后,需要针对相应的问题展开细致分析,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多元的举措引导学生聚焦自己的错误并自主完成纠错,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拥有客观的认知,了解学习中的不足,还要推动学生自主对易错点进行类别划分。当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系统拥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之后,就能够针对题意展开更深入的解析,更易于找到其中的关键信息,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针对学生的错误,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准备纠错本,既要标明导致错误的原因,也要重新订正,写明正确的解题思路。结合纠错引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错题的分析水平。例如,针对导数知识的学习,在运用于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之前,学生在判断函数增减性的过程中,大都会选择图像法或者斜率法,根据函数图像的直观观察、结合增减函数的性质等方面对函数的单调性展开区分,做出明确的判断,因此,当学生针对此类问题出现错误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不仅要对函数的知识展开系统化复习,也要针对学生的出错之处展开回顾,使学生自己了解导致出错的根本性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有助于提高解题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满足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深层次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既要利用课堂设疑来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培养,又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还要加强错题集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董奕玮. 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人生十六七, 2018, 000(02Z):24-24.
        [2]史淑娟. 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 2018(15):16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