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而言,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教育教学价值较为突出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对象,针对如何提高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水平、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教学要求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
1 情景教学的内涵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教学目标,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活动、丰富的图像等方式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情景所传递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种实践证明情景化课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在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的应用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式化问题。情景化教学过于形式化,偏离小学数学教学实质是目前很多学校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目前新课标背景下,尽管情景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部分教师过分追求兴趣化教学,偏离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质,在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景与实际知识内容没有太大的关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二是存在盲目性。目前,情景化教学缺乏针对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主要问题。实践表明,部分小学课堂创设的教学情景时过于机械化,目标不明确,甚至仅仅是为了创设教学情景而创设教学情景,完全偏离了情景化教学的实质。这种错误情景化教学方法不仅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3 如何提高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3.1 注重教材与教学情景的融合
针对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应偏离教学的本质,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模拟情景有机结合到一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证能够吸收理解到知识内容,避免情景化教学课堂过于形式化与盲目性。此外,在课堂以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学习长度知识时,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书桌或者凳子的长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将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结合到一起,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革新,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注重教学情景的趣味性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讲,其思维都比较活跃,且通常好奇心强,自控能力缺较弱。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给予充分考虑与准确把握,以更新颖、有趣的方式方法来引入相关知识点,这样既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取得更理想的教育培养成果。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有趣问题情景的恰当创设来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引用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例子,或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小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使其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与深刻印象。例如,某教师在为学生讲解10+8=()的问题时就结合了实际生活对其做出了如下转换:买一个皮球花了10元,买一个文具盒花了8元,则小明总共花了多少钱? 由此可见,创设具有具体语境的教学情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能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3.3 注重问题情景的设计
3.3.1 利用疑问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情景教学
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创新性的思维还有待发展。所以思维一般都是固定化。但是也正由于小学生的特性使小学生在一个固定的情景中思维可以更加敏捷。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一些可以激发小学生兴趣的“疑问”例如在“被9整除数的特征”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由教师回答,学生对教师回答的结果有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计算器来证明是否有错误,当学生算出结果和教师回答的一致时,学生就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寻找教师是如何快速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原因。这种情景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可以开动思维利用自己的观念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3.3.2 注重生活元素的渗透
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最为枯燥的学习,只有数不尽的算数和公式,学生会在数学的学习中渐渐失去兴趣其实数学主要来源就是生活,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的方式变成联系生活的教学,为学生设立的问题情景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身边有哪儿些东西是圆形的或者方形的呀?”由学生来回答自己身边的实物形状。例如黑板、桌子、电视、电脑、门框等。教师再慢慢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公式。让学生动脑寻找自己身边的图形物质并计算出物体的长、宽、高并由学生之间一起沟通,共同解决,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再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从而更加重视生活中数学的应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既要注重教材与教学情景的融合,又要注重教学情景的趣味性发展,还要注重问题情景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房燕. 试论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应用现状、问题与构建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No.629(09):113+127.
[2]马柏林. 身临其"境",共同参与,快乐成长——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妙用[J]. 学周刊, 2019, 394(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