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巫亚云
[导读] 长久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摘要:长久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随着新课标理论的不断落实和发展,育人也成为教师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核心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小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心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着重要作用。而面对面临着“小升初”的巨大压力的六年级学生,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尤其严重,因此班主任必须分析研究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分析结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教学,本文从班主任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等反面入手,讨论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加强  有效策略

        引言:小学是素质教育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相比教学也同样重要。德育教学可以端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班主任对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与学校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高效、有效。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

        一、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小学教学中传授知识,更应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德育教育应从小学抓起,德育教育的效果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班主任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引导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会影响学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重视血红色呢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对将要升学的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理解、研究。对学生心里上的转变要加以安抚和安慰。着就对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在“小升初”学生的教学中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拓展德育教学范围,在此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德育教育工作。

        二、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班主任应做好表率
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心理,作为和学生密切接触的教师,班主任自然会成为学生的主要模仿和学习对象。因此班主任要做好积极的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要做到这点,班主任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还应该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作用下对学生不断进行积极引导作用。班主任应该脚踏实地的工作,更应该热爱工作,用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来感染学生,使得学风、班风更加积极、优秀。


例如:在小学生进入“小升初”的阶段之后,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都会将重心放在学习上,不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甚至不再互相交流。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在班级教学中积极宣传团结友爱等德育理念。更要以身作则,积极帮助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和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也可以组织校园活动。改变学生认为参与校园活动耽误学习的心理,使学生明白学习不是所有。与其他学生的交流、运动、做游戏等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应该积极为学生做好善后工作。再这样教师以身作则,积极引导的作用下学生不仅会收获德育教育更会提高学习的高效性。班级也会在校园活动中凝聚在一起,学生团结,进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提升德育效果,班主任也应重视建立平台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是许多小学教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但是,很多班主任任然是以一种“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来面对学生,对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加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予重视。不断压制学生,导致很多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学生无法信任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质量自然不会得到提高。处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他们的思想和身体等因素都逐渐开始成长,因此在开展德育工作教学中,班主任不能把他们不能与低年级的小学生一概而论。班主任要与他们成为平等的朋友,引导学生,积极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帮助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例如:在面对班级中好动、调皮、经常性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时教师应该积极了解这种学生出现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心平气和的进行沟通、交流。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得到认知和改正。鼓励学生做错事道歉,教师在沟通过后也要经常与这种学生进行聊天,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渐渐对班主任产生信任。认为班主任可以为自己着想,是能与他们做朋友的好老师。
       
       
        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要贯彻落实。使得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班主任要为小学生做好表率,在言传身教中真正成为小学生的朋友,走入小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要深入挖局学科教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真、善、美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5]  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表彰2017年全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和优秀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决定[J].青海教育,2017(09):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