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报告早绍兴市职教中心特色德育教育课的基础上,论述了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开展德育课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艺术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在结合现代中职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去创新探索和有效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德育教育方法体系。本报告概述了课题研究过程中两个班级的实践研究过程,展示了研究成果。采用实际案例阐明了通过“艺术化德育课堂”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最后总计而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的推广价值和推广的推广必要性,并指出后续案例跟进及深化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方法;艺术;中职特色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研究缘由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艺术化方法研究的初衷是一次德育老师的广播讲话感动了学校很多老师。笔者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但我们的学生却一脸的漠然。下课铃一响立马欢呼雀跃,教室瞬间空旷。笔者开始反思,是什么导致中职学生缺乏同理心,坚硬如铁?
高中段的学生正是三观初成的年龄,且中职学生容易被问题家庭和问题家长的影响。中职生在家庭教育中几乎得不到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初中时期又长期经受文化课老师的批评式教育。在德育课堂中,学生习惯性地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排斥老师。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要“从他们的具体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而艺术化的德育教育方式正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与他们的实际生活学习息息相关。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课题研究,得出一种适合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一方面证明其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切实提升实践班级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有效性。同时,通过实践,得出理论,可供同类型班级学校参考、借鉴,或者应用,为探究中职德育教育的积极发展做出贡献。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中职生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经达到2000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各个行业人员的素质。
在泛娱乐化的大环境下,不少中职学生深受影响成了“键盘侠”。这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失败,同时也是艺术教育的缺失。
唤回中职生的爱国情怀,感恩之心,奉献回报之情,力求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正确三观,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符合中职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事半功倍,更加有效。
二、研究过程
(一)调查分析和初步研究阶段
在16建装高工2班以及17大专建装两个不同年级的班级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近1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同学没有看过《新四军》、《叶挺将军》等红色影视正剧;65%左右的同学觉的看《感动中国》有点无聊;42%的同学从未对父母表达过爱意或感激之情;40.3%的同学表示一些感人的新闻听的当下有些感动,但听完就好了;39.8%的同学表示比较烦老师一直说要爱国,要孝顺父母等等的话。
笔者通过调查,观察,并分析对实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艺术德育”可以是一场画展,一部电影,一场辩论赛。“艺术化”德育是以情动情,以景动情的教育方式,是以一切美好的事物来唤醒人性的德育教育。
(二)全面实施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的蒋雯老师和李楠老师分别担任16建装高工2班和17大专建装班班主任,有利于开展各种德育工作,两个班级均于2019学年开展为期一年的“艺术化德育教育”的探索研究。
1.视觉艺术法
两个班级于2019年10月连续一个月开展“红色经典影片”播放,利用每天活动课、德育课以及晚自修时间播放《智取威虎山》、《中国机长》、等红色经典电影。
观影后开展“红色电影配音秀主题班会”。学生通过参与配音表演代入环境,融入人物情感,这是直接感同身受的方式。最后进行深化总结,不是教师的言语说教,而是学生自身的感悟。
2.语言艺术法
(1)传统节日前开展爱国主题班会,如“少年中国说”演讲,“我们的传统我弘扬”古诗词朗诵等主题班会。
在这几项活动中,班中的几个“键盘侠”在了解真相之后纷纷表示自己错的太离谱,今后坚决不会再发表负能量言语,同时也会劝说身边的人。
(2)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开展“爱·说”主题班会,通过录制小视频的形式,每个同学说一段或者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第一次开口说出了对父母的爱,甚至有的同学止不住地啜泣、哽咽。
3.听觉艺术法
(1)听韩红的《天亮了》,讲述这首歌背后的动人故事,学唱这首歌。
(2)听故事:如战斗英雄王伟的故事,让学生讨论国家利益和个人安危之间该如何选择?
4.行为艺术法
(1)中秋节——赏月,做月饼,拍全家福
(2)端午节——包粽子(邀请家长指导制作)
(3)立夏——撞蛋大PK
学生通过组织、参与活动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爱上祖国。类似的活动还有母亲节的贺卡制作,家长会上学生和家长相互写一封信等等。
5.思维艺术法
学而思,思而行,思考后的感悟是学生将参与过的活动,感受到的内容进行内化的重要步骤。以各种节日、庆典活动为背景,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讨论,最后每个同学进行自我总结、感悟。
三、实践后的效果体现
本课题研究有效加强了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中职院校实施“五艺”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更生活化。在情景化的教育环境中,使学生从心底接受德育教育内容,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彻底跳脱出“教条”、“枯燥”的刻板框架,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彻底走出“低效”的魔圈,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更具有实效性。
四、成果创新
课题组在确定并实施“五艺法”德育教育构建时,将“翻转课堂”、“学生主体论”、“生本教育理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创新了“艺术主体德育教育”理论及方法。“五艺法”将理论方法进行落地实施,以求达到最佳实效。。这套“五艺法”极具中职特色,通过一线班主任对不同年段的班级学生进行实际研究得出。区别于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与德育教育方法,弥补了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不足。目前国内该方面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的。
五、推广价值
如何有效的结合中职生特色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将中职生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德育的提升意味着整个社会生产力主体的道德素质提升。“五艺法”德育教育是一套能有效落地实施且实施难度较小的德育教育方法,以鲜明的中职特色向大家展示切实有效的教育成果。两个课题研究班级分别获得市属级优秀团支部以及市属级优秀班级,班级学生在各种校级活动中成为中流砥柱,这不仅证明了这套德育教育方法能够卓有成效的解决一系列中职生德育类问题,而且成效快,效果好。
六、今后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课题组将一如既往地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实施“五艺法”德育教育进行深度探索和研究。德育唯有被受教育者从内心接受,并能成为正能量德育的传播者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教育。我们相信,通过“五艺法”德育教育能够真正有效影响中职学生的三观,积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短期内能有效形成良好的教育成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林仁杰.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与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2]戴智敏. 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感恩教育“四径六法” [J].当代教育论坛(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