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陆原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年龄和心智水平的影响,教师常常选择填鸭式的教学 ,在严格课堂纪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基于趣味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探究,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陆原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  6633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年龄和心智水平的影响,教师常常选择填鸭式的教学 ,在严格课堂纪律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本文基于趣味教学模式,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探究,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27-01

        引言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后期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影响,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很难开展。所以,老师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语言,对小学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氛围过于枯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由于学生自身年龄和心智水平的影响,教师大都选择通过严格的课堂纪律来进行教学,使得课堂的氛围比较压抑,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二)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不够透彻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不够透彻,大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使得学生的地位相对较弱,最后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这也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
        (三)过于脱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追求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忽视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过分的急于求成,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不够,严重制约了学生以后的发展。
        二、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思路分析
        (一)合理创设趣味情境
        趣味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趣味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但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导致课堂的氛围比较压抑,从而出现教学效果较差的问题。因此,在对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开展思路进行分析时,可以从趣味性出发,通过合理创设趣味情境的方式,让孩子自主加入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课《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创设趣味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堂创设为一个文具用品商店,让学生们把自己的铅笔、橡皮、作业本等文具摆放在桌面上,标上不同的价格,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玩具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币,按照要求购买一定数量的文具。教师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和监督,当学生购买完后,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面值是否正确,以及所收钱数是否正确等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了解人民币的面值、用法等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课堂小游戏进行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模式,不仅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还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设置课堂小游戏的方式,把抽象而又枯燥的数学知识具象化、生动化,从而确保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最近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课堂游戏的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图形,通过扮演学生的描述,让其他学生进行猜想。如,A同学扮演正方形,通过A同学的描述,让B同学猜一下A同学是什么图形,当B同学猜错时,由B同学代替A同学进行描述,一轮进行一次轮换。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学生发在主体位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从而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充分联系实际进行趣味教学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身边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趣味教学时,过分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往往忽视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效果不佳。并且,过分夸大趣味性的作用,导致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还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对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时,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加深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比如,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位置与方向(一)》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元素,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校作为背景,利用所有学生对学校都很了解的特点,假设学生处于某一位置,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建筑物在学生的哪个方向。如假设学生都在学校中心,教师开始询问“厕所在哪个方位、图书馆在哪个方位、大门在哪个方位等等”,让学生进行回答。不仅如此,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展示在投影仪上,让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使学生在进行自主思考的同时,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效果。
        总结:对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研究时,教师要先对趣味性教学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其他的优秀案例,合理设计趣味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媛. 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11):15-15.
[2]王瑾. 基于趣味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 读与写, 2019, 16(17).
[3]林华智. 基于趣味教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亚太教育, 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