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林柳清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林柳清
[导读] 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正发生巨大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必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林柳清    廉江市良垌镇鹤山小学  524431
【摘要】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正发生巨大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了教师的首要任务。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也是必备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17-01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路进行研究,探寻出有效的阅读能力办法,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的作用很大。无论是读文章还是做阅读题,都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又可以被细化为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用能力和阅读技巧,这些都需要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学生,并且为了提高效果,还需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优化。
        一、现状
        (一)培养阅读能力不足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是过重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重视对学习知识结果的反馈,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还有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并且他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上不够重视,虽然在我国教育改革多年,还有一些教学方法,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积极的将教学思路转移过来,导致阅读教学的思路没有够畅通,同时由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思维能力还有语言差异的影响,在教学阅读能力培养上没有积极的将重点放在这方面,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阅读能力培养范围狭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的理念,它的发展历来已久,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很多老师虽然已经重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具体项目开展的过程中,由于阅读教学的开展范围没有得到扩大,导致在下雪的时候还是考虑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的比例很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加强。
        二、认读能力培养
        认读能力指的是一种对书面文字和语言的感知能力,它以充足的识字量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字音、字形、字义和词义,在阅读的同时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和意图,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较强的认读能力表现为阅读时不增减字,不读错字音,流利且速度平稳,能够对语言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较强的语言感知力。朗读是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的首要方法。通常在一节课上,朗读文章是最基础性的步骤,学生朗读的经验越丰富,认读能力就越强,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如齐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促进学生多角度感知文章内容。另外,默读也是快速促进学生认读能力提高的方法,因为默读跳过了发音和听觉分析的过程,将看见的文字直接传输给大脑,速度更快,更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教师先不讲解文章,而是先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默读,时间一到立即让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大致的总结。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认读训练,时间久了,学生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提升。



        三、理解能力培养
        理解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自我解读,从最原始的对字词句的理解,转化为对全篇内容的整体理解,最后升华为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感悟,它包含着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等很多复杂的环节,是阅读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也是教学的核心。由于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情感隐晦的特点,往往需要对文字进行反复地揣摩才能理解核心内容,稍有偏颇都会差之千里。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文章自然是有很大难度的,那么应该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多给学生们自主阅读的机会,因为理解文章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只需要给予足够的引导即可,过程还是要让学生多体验。比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提出这样的一系列问题:读文章,说一说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与物产?画出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地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一步步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与情感。另外,一些带有相似之处或不同之处的文章还可以进行对比阅读,更能加深理解。比如《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表意都是在描写爬山虎,但是主题却完全不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会更好,阅读理解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四、鉴赏评价能力培养
        鉴赏能力就是对文章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的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都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只能够从文字表面去欣赏,品鉴得不够深入,这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氛围,采用一些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由内而外的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内涵美。创设情境是不错的方法,目前在教学中十分常用。以《观潮》这篇课文为例子,在教学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播放一些雄浑有力的背景音乐,在鉴赏课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大潮声势浩大的图片和视频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联系课文,对照一些词汇和比喻,感受作者独特的刻画和描写的传神之处。阅读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文章的评价,教师加以补充。
        五、活用能力培养
        阅读的过程伴随着知识、技能的积累,这些都是为写作而做的储备。为了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应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阅读的基础上写作,使学生将刚刚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运用,从鉴赏者摇身一变成为创作者。比如在学习了景物描写的文章后,让学生借鉴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刻画身边的景物。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一定能够得到同步的提高。
        结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对于阅读教学,不同教师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我们鼓励在不脱离总目标的前提下大胆创新,但也必须适应小学生的需求和特征。以上建议仅做参考,希望未来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取得更高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李生瑞.点亮阅读之灯 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名师在线,2020(04):29-30.
[2]于翠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18.
[3]吴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29-130.
[4]郭彩羡.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4-85.
[5]韩志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学周刊,2017(14):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