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冉军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冉军
[导读]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冉军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合江中学  610213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加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50-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用的知识内容都适合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些数学知识并不具有探究空间。如果教师没有切实考虑到实际的教学内容,就选择了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只会导致课堂教学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出真正的课堂教学效果。
        2、缺少有效的课堂评价方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时,教师还是着眼于个别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忽视了对于全部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客观和不全面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3、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在小组合作的教学课堂上,主要是依靠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在课堂上的参与兴趣不高,导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方法
        1、选择合适的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意识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根据数学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课堂探究。通过在小组中为学生布置课堂学习任务,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合理地延伸,为学生建设一个开放化的数学课堂。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采取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意识。


通过按照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重视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在小组中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针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进行探究,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学生的数学能力出发,切实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2、做好课堂上的引导者,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做好课堂上的引导者,通过选择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时机,让学生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开展小组探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开始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关注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让学生探索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可以以此为小组任务让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总结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3、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建设一个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回顾自己的课堂学习所得,让学生对于自己本节课的课堂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意丰富评价的主体,让学生自己也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小组评价、组内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提高评价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提升,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发挥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整式的乘法”这一课时,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教师应注意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作为评价的主体,通过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于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好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进行分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邵晓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分析[J].才智,2019(04):42.
[2]罗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92.
[3]李建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