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吕云峰
[导读]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课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注重对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这有利于为学生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吕云峰   天津市宁河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3015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的课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注重对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这有利于为学生们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49-01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因此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如果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那么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所以为了令学生们掌握数学课程,那么数学老师就要帮助学生们从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出逻辑关系,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真正的掌握数学知识。
        一、加强对学生们的习题训练
        要想学好数学,习题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加强对小学生们的习题训练,能够不断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能够有效的巩固学生们的逻辑思考形式,加深学生们对逻辑思考的印象,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
        比如说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虽然这些看似是数字的组合,其实这也体现出了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并且有的习题也会出现问“够不够”等问题的题目。这些题目表面上看起来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关系,其实本质上都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通过习题来训练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对逻辑关系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备课的过程当中,数学老师也应该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对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有一个逻辑方面的把握,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激发自身的逻辑思维,不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令自己的数学成绩能够得到提高[1]。教师在开展此章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例题的难度,列举三个10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进行讲解,在课上教师可以留给学生5到10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思考时间,并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对于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二、运用直观教学方式
        数学知识有着较重的抽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阻碍,如果数学老师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往往会令学生们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特性以及学生们成长的规律,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们能够在直观的数学学习体验过程当中感受到生动的数学知识,在直接的体验当中感受到逻辑的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培养。
        比如说在进行《图形与变换》的教学时,这就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图形,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三角形,然后在长方形内画出一个对角线,这样长方形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这是最为简单的图形变换。通过这种直观性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们的求知欲得到激发,在直观教学方式运用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求知欲会比想象来得更为彻底,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通过各种实践操作来提升自身对图形与变换知识的认识,不断地在实践过程当中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直观教学方式的使用过程当中,能够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采用直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不断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益,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在把握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本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们的感官系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积极学习的欲望,真正的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2]。此外,课上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制作模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该章节的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同学发一张A4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裁剪,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中裁剪出尽可能多的、大小一致的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促使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们思维品质的过程,因此,要想令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小学数学老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认识到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积极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思考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水平,令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比如说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们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一家牛奶厂想要设计牛奶包装盒,在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应该怎样设计外形呢?当老师抛出了这个问题后,学生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学生们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潜能,落实教育目标,不断促进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和发展。作为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一旦学生们拥有了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性,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老师一定要认真的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对逻辑关系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加强直观教学方式地使用,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真正的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学生们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国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118.
[2]熊洪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1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