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郝志远
[导读]

郝志远    河北保定顺平县顺平中学  07225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31-0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育包含其中,可见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家长们过于重视学生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锻炼,以至于造成很多学生体胖,体弱等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对体育并不重视,甚至有错误的理解,认为体育课无非是让学生玩。
        其实体育教育总体来说有三个部分,它们是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以及体育教学作用。其中的体育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在体育方面的技能,就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锻炼。这样学生在学校里或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都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自我锻炼,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学校秉持“教书育人”的观念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高度重视体育的能力。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有澎湃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去完成心中所想所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最近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学校的体育教育, 并不断推进改革。许多教育家也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做了很多,研究的工作。但是体育教学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因为每所学校对体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学校使用的教材也大多受到了教学大纲的制约,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方式还不够完善。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还不能跟上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针方面的步伐。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质,我觉得应该从以下途径着手。



        一学校老师方面。
        要改变学生上课的气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要彻底消除死气沉沉的气氛。课上多组织一些小活动,小游戏,采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老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学生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对体育教学的方式不断完善,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课堂中找到几项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要多组织一些能够吸引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例如体育周、体育日、亲子活动、集体郊游、以家庭为单位的拓展训练等,直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并通过提高家长体育素养,间接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系统的科学教学来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几个运动项目的要点,从而产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运动习惯。
        二学生方面。
        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将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对体育进行理解,自己去感受体育的魅力所在,从一次次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式,培养学生能够进行独立锻炼的能力。
        三学生方面。
        每位学生都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之语。学生也应担负起社会使命,健康是个大事情,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生活和未来,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命运,巴格达由“强种强国”育人模式也是这个道理。
        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们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任务。重视学生的健康,就是重视祖国的未来。作为学校和老师都应该在培养学生体育素质方面,多做一些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