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尹宏英
[导读] 音乐学科作为初中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尹宏英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莲城初级中学校  663300
【摘要】音乐学科作为初中整体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情感教育;完美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68-01

        引言: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背景下,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策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这一活动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情感音乐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在音乐教学课堂中创设相关情感教学情境
        在实际初中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教育”理念,认为音乐纯属于娱乐学科,不但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没有帮助,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大量出现音乐课被占用、教师不认真教学等现象,不但影响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强化,也会使学生丧失掉这一情感表达的优良途径,从而慢慢变成只会学习、不善表达的“学习机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音乐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重要性,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音乐课堂完成自身情感的表达。而教学情境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将学生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自身情感的抒发。
        例如,在教学初中音乐《红旗颂》这一曲目时,为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江姐》中江姐绣红旗的片段,由此导入课堂,让学生懂得“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这首歌曲奠定情感基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PPT给学生展示开国大典中红旗升起时的图片,给学生划分讨论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对《红旗颂》歌曲的感受,再配合歌曲的播放,以此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主的抒发出自身对于祖国的爱,从而完成情感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红旗的制作,使学生对红旗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通过这种“视听做”三位一体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为学生营造爱国爱党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对歌曲的领悟更加透彻。



        二、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歌曲内容进行情感教育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一方面,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且需要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堂中,无论教材中的教学曲目属于什么类型,学生对其具备浓厚的探索和学习兴趣,才是教师更好开展情感教育的关键。尤其对于初中生来讲,自身正处于青春期的重要发展阶段,叛逆、爱玩等天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极容易在课堂中出现不认真听讲、走神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来完成对于学生的控制。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歌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教师可以选用《伏尔塔瓦河》这一曲目作为鉴赏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捷克风光片,向学生展示捷克风情,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聆听这首歌曲,向学生展示出这首歌曲的背景记忆相关的情景,与学生共同探讨这首歌曲的思想感情,将爱国情怀贯穿于其中,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此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通过这首歌曲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味,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在音乐情感教育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诞生以及不断推行要求当前教师需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行一定的创新,确保课堂教学能够跟得上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从而满足当前时代下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仅仅依靠自身的学习能力是不够的,需要不断地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来不断表达自身的观念和学习他人的观念,从而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初中音乐《手拉手》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科学合理的划分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成员进行歌曲的合作演唱,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如“歌曲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歌曲反映的当地人文背景是怎样的?”等多种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组内讨论,引导学生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邀请学生上台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从而促进学生与作品完成更好的情感共鸣,能使学生之间的情感实现充分的融合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于自身情感的表达,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自主性,也能使学生在团队学习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习惯和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高效发展。
        总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但能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也能强化学生的自身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盛颖.简论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J].新课程研究,2020(13):65-66.
[2]姚玉平.论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黄河之声,2020(04):106.
[3]马东利.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