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教学的新动向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段海庆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两大核心部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割裂了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采用分板块授课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在吸收了阅读精华之后难以合理运用于写作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来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传统教学中的限制性因素,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在部编版教材里面设置习作单元,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地结合,让学

段海庆    湖北省枣阳市火车站学校  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两大核心部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割裂了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采用分板块授课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在吸收了阅读精华之后难以合理运用于写作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来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传统教学中的限制性因素,针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了明显的调整,在部编版教材里面设置习作单元,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不同文章之后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写作。本文由此展开,围绕着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65-01

        一、读写结合特征描述
        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一种实用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会让学生阅读不同的范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不同的语言素材和语言表达方式,然后将自己所吸收的阅读精华运用于写作之中,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同时,学生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也能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足,从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彰显以写促读的实质魅力。通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阅读对自己所产生的实质作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们找到更多实用的阅读与写作方法,感受语文学科的实质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习作单元对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所产生的帮助
        当前小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里面设置了习作单元,这一内容的设置就是为了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每单元的开篇部分,学生们会阅读到不同的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不同的造句技巧,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一些优美的语句表达,并将这些实用素材深深印入脑海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在习作单元的尾篇,学生们需要完成语篇的加工,所以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自己所写文章的行文逻辑,找到自己在写作方面所存在着的不足点,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开展针对性阅读。因此通过习作单元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
        三、习作单元的具体教学策略
        基于习作单元设置对学生能力提升所产生的实质作用,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着习作单元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的高效展开,所以接下来本文就针对于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一)设置再读任务,分析文章内容
        习作单元里面会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内容,学生需要根据对应材料内容来完成写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觉得写作的难度过大,无法快速地找准写作方向,所以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让学生们按照材料进行写作,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围绕本单元所学习的一些文章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感悟和体会。


比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更加关注文章里面的语句描述,没有进一步阐述文章的实质意义和内涵,所以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不深。那么在展开习作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们再次分析之前学过的文章内容。比如在学习“那一刻,我长大了”这一习作单元时,教师先不要让学生们描述自己感受到成长的那一瞬间,而是让学生们从本单元所学习到的《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等文章中去进行分析,看看作者在文中是否描述了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具体经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再一次回忆之前的文章,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描述成长历程经历中的具体写作方法,为后续教学的有序展开奠定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二)设置交流环节,分享内心想法
        在学生们分析了本单元的文章之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们推己及人,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比如在文章里面,作者描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且表达了自己对家人以及故乡的怀念。那么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行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交流环节,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最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并且谈谈这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实质影响,以及自己在这一件事中所产生的具体收获和感想。在这种情形下,让学生们可以放松身心,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找到自己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实际素材。同时在学生们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让他们不断地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地找准写作方向。
        (三)给予针对引导,保证写作质量
        完成了口头的交流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动笔完成相应的习作任务。在之前的文本再读和口头交流环节,学生们已经大致清楚了自己写作的大方向,在后续的写作过程只需要进行相应内容的填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语句运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明确我们想要运用的具体素材之后,如何进行语句的表达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比如大多数学生在描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会运用许多重复累赘的语言,导致作文缺乏一定的可读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不同的特色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着自己提出的这几种语句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加谨慎地使用不同的字词句段,保证学生的写作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式和段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选择,并且针对于一些语句形式进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让学生可以运用更加趣味生动的语言来进行相关事件的描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习作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针对性地教学引导,为学生们创设不同的教学实际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习作任务,找到清晰的写作方向,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写作难度。同时在习作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强训练,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领悟能力,保证学生的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勇.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教学的新动向——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认知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9,000(004):P.4-9.
[2]孙遥.读写结合 并蒂花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01).
[3]王海威. 读写结合共促进 两手齐抓同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我见[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2011, 000(012):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