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王芸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王芸
[导读]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曙光。高中信息技术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不甘落后,探寻一条符合当代信息技术教学发展道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重视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王芸   新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曙光。高中信息技术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不甘落后,探寻一条符合当代信息技术教学发展道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以,重视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59-01

        引言
        高中是學生成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高中阶段各学科教学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下,信息技术成为了基本生存技能之一,无论老幼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学习信息技术,所以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掌握过硬的信息技术。但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止步于形式等问题愈加明显,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调整。
        一、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不只出现在教师身上,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学生、学校、家长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可能仅仅停留在可以操作计算机、灵活使用,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甚至存在偏差,学校也将高中生学习的重点放在文化课上,所以多方面的因素就会导致学生在课上开小差、走神,使课堂的效率极其低下。因此,教师要做的首先就是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兴趣。对此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就要为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信息技术的关注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举例说明,以无人驾驶的新型汽车为例,这样的汽车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感应和远程操控实现的,将来会在生活中有更多的推广,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学好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改变他们的生活,以此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足够的重视。
        二、合理对教学适当调整
        信息技术既然作为一门课程存在,就必须重视其重要性,但是必须承认的是信息技术教材中,更多偏向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而且教材的理论性语言往往会使课程显得枯燥死板,所以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利用,对教材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教材中的理论转化成实际操作,为学生演示,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便于学生的观察;教师还可以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教材内容上有较强关联性的内容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更系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脉络,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



        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使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同时教师要拥有专业的道德修养,教师自身要热爱信息技术,才能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师还要严谨治学,不断钻研教学内容,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有能力解答学生在学习时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比如《信息的加工和表达》模块,使用“探索式教学法”,即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将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只有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使教学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使课堂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
        四、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想要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离不开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所以经常会出现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做别的事情的现象,教师就会浪费时间调整课堂纪律,调整的次数越多浪费的时间就越多;除此之外,有些情况下虽然课堂的纪律良好,但是课堂的学习氛围却并不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互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教师要努力创造课堂良好的氛围,适当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分配之间的关系,使课堂的内容紧凑又不混乱;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也要对课堂纪律进行管理,时刻关注学生讨论的内容是否偏离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真正有所收获。
        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1.精心设计来优化教学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类学科,而这种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同时实践能力要求也很高。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而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其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鉴于此,教师应统筹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遵循记忆规律,以期通过深入实践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触类旁通和学以致用能力,最终实现又快又好的教学目标。
        2.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际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在深入思考中圆满解决问题,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一些内容时,教师应精心准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新颖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实践习惯,学生急不可待的参与其中,在原有基础上,在积极实践中,获得更好训练,在信息技术指导下,强化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点燃学习兴趣同时逐步提高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改变当前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阶段的现状,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度,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使信息技术助力学生成长,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3(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