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运用“三导一推”助力教学研究的积极探索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任庆艳 于浩
[导读]

任庆艳  于浩    沂源县中庄镇胡庄完小  256109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86-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区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从教师层面来说,一些教师甚至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在内科研意识淡薄。调查发现,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功利倾向严重,实用主义气息浓郁。评职称、晋级用得上,就参与研究;用不上,就与己无关。从数据来看,仅有20%左右的教师曾参与课题研究。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搞过课题研究,有的教师“不知道怎么研究”,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许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高大上”,很神秘,是专家学者独有的专利,不是基层中小学教师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不敢做或不愿做,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群众基础不强,成为少数老师的“一枝独秀”,影响到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广度。其次,从科研管理来看,学校的科研机制不全,制度不完善,尤其是缺乏激励机制。学校的教科研管理人员多数是兼职,而且以教学工作为主,教科研工作被边缘化,一切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第三,从指导思想来看,作为学校有时仅仅从主管部门评价的角度出发,过分强调课题立项的级别和数量,不注重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研究工作有名无实,有头无尾,缺乏具体内容,当然也不会有好的研究成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小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全员参与为指导思想,经过一个时期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运用“三导一推”助力小课题研究的的教科研工作推进模式。
        一、组织引导。做任何事情,思想是先导,行动是关键
        转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是做好小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一线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有时甚至疲于应付,不愿意做研究,也没有时间作研究。如果教师搞不清什么是教育科研,为什么要做教育科学研究,那就很难让他们积极地从事这项工作。为解决老师们的思想问题,我们采取了舆论引导与机制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舆论引导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培训等,宣传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和作用,转变一些学校、教师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能理解、接受教育科研工作并愿意去从事这项工作,配合县级层面一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在全校范围内创造出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使老师们将科研意识内化于心。机制约束方面,我们建立了旨在引领、服务和培训的小课题研究管理组织。负责小课题研究管理和指导工作。


组织机构的建立及舆论氛围的创造,对浓厚教科研氛围、推动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方法指导
        针对部分老师想研究而又不知如何开展研究的问题,学校指导小组的首要任务是培训和指导,通过讲座、培训等授予教师如何选题、方案设计、成果总结等知识,同时深入课题组,在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给予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培训方式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等不同形式。指导主要通过立项、开题、中期检查及随机检查等形式进行,可以单指导一个课题,也可以几个课题集中指导,解决共性问题。在加强指导的基础上,加强交流研讨活动,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过程督导
        分常规督导和重点督导两种形式。常规督导方面,针对小课题研究,我们编制了《小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手册》,《手册》对小课题研究过程的落实作了具体规定,对每个环节应具备的材料提出了明确要求,课题组根据《手册》的要求逐步开展工作并积累详实材料。学校教科室负责学校教师课题研究的日常督导工作,抓好《小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手册》中每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每位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手册》定期举行展评,老师们之间互相监督。重点督导是学校定期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了解掌握各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督导情况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和要求。
        四、成果推广和评奖
        开展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科研成果的推广运用。通过评奖和推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科研成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是教科研工作健康开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课题研究的必要环节。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教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对特别突出的,我们采取不同形式加以推广,主要采取现场推广、网络推广,同时积极鼓励老师们利用刊物推广。现场推广主要是通过现场观摩或专题讲座等活动,各课题组将自己的小课题的研究经验、教学课例、管理经验、研究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展示。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高效利用,我们还要求老师通过建立课题研究博客、组建交流群等形式进行网络推广。我们还利用学校自己编制的内部小报,作为宣传和介绍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良好平台,同时,积极指导教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争取能在正规刊物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小课题研究”充分唤起了教师的自主研究热情并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它充分激发了教科研的管理活力,切实提升了学校教育研究水平。可以说,推进“小课题研究”给我们的教育管理与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操作模式;教师,尤其是偏远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该论文为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ZJG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