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期   作者:刘汶渤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课间操也紧跟变化趋势,变成了大课间活动,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化,更具创新性。受到学校重视度以及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本文将结合学校大课间活动现状,从教师发展、学生定位以及活动创新等多个角度展开探究活动,力图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推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刘汶渤   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36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课间操也紧跟变化趋势,变成了大课间活动,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化,更具创新性。受到学校重视度以及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本文将结合学校大课间活动现状,从教师发展、学生定位以及活动创新等多个角度展开探究活动,力图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推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质量;学生本位;参与度;活动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098-01

        引言
        学校大课间活动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也是推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依托,在我国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随着体育教师年轻化,“90后”加入到教学队伍中之后,学校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也得到了明显上升。
        一、学校大课间活动中现状分析
        (一)学生参与度有待提升
        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再完美的大课间活动设计,没有学生的参与,也只能停留在表面。受到之前课间操形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参与度明显不足。课间操活动是让学生按照统一的动作形式,每天重复做一套动作,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动作的规范性得不到保证,其强身健体的作用也没能得到有效发挥。当前,学校大课间活动形式更为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千篇一律的课间操形式,学生和学校在大课间活动组织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是不同学生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偏好不同,有的学生喜欢健美操,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等。学校大课间活动受限于场地以及教师资源等各方面因素,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这也会影响到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的参与度。
        (二)活动形式有待优化
        近期,校长带领小学生跳鬼步舞,少数民族地区在大课间活动中跳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等,都为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想法。传统且单一的活动形式,虽然便于组织和管理,但是长期以来,再有趣的活动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增加心理上的倦怠感。不仅如此,夏季和冬季的室外环境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比如说冬天在室外条鬼步舞,学生会因为冻手冻脚而缩手缩脚,无法将动作做到位。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大课间活动形式有待优化。
        二、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学生本位,提供多种活动选择,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立足学生本位,提供多种活动选择,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度。首先,体育教师以及班主任等大课间活动组织者和设计者,需要立足学生本位和学生的实际特点,能够以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不同性格的学生或者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供其感兴趣且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形式。其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兴趣活动,做好教师共享,提升大课间活动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最后,做好场地统筹工作,减少场地问题对大课间活动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统筹不同年级的大课间活动开展时间,错峰组织活动,保障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立足学生本位,基于学生不同兴趣特点,为其提供多种活动选择,能够极大提升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



        (二)立足季节特点,合理设计活动形式
        立足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到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效果和质量,合理设计活动形式。学校大课间活动组织过程中,可以分为夏季形式和冬季形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新颖性,避免审美疲劳,还能够提升活动参与度和活动质量。在夏季可以组织艺术体操或者抖音舞蹈等具有活力和创意活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开手脚,提升身体素质。在冬季则可以组织跑步或者室内体育锻炼,让学生在相对舒适的环境内进行体育锻炼和课间活动,这样也能够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
        (三)提升教师素养,提升大课间活动设计质量和实效性
        提升教师素养,是提升学校大课间活动设计质量和实效性的关键。学校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都需要积极承担起大课间活动组织和设计的责任,自觉开展线上学习,打开眼界和思路,学习新的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样式。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展开大课间活动教研工作,定期进行思想风暴或者圆桌会谈,讨论具有创新性且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有帮助的大课间活动。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具有创新性的大课间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提升其学习动机和意愿,有助于提升活动质量。
        (四)立足生活实际,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创新
        立足生活实际,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创新,也有助于提升大课间活动质量。大课间活动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和提升团队意识和其他思想道德素养。单纯追求形式以及浮于表面的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帮助不大。为此,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开展相应的体育锻炼或者游戏活动,能够让大课间活动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对学生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立足生活实际,教师还可以根据地域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特点开展特色化大课间活动,让其成为文化继承和传播的良好载体,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比如说,在内蒙古地区,可以将蒙古舞蹈融于大课间活动设计中,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通过紧密联合生活实际且具有创新性的大课间活动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其活动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校大课间活动质量,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当前,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不足以及活动形式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导致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在活动中应付了事。为了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其活动质量,真正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可以立足学生实际以及生活实际,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来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大课间活动不仅仅局限于大课间,更要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除此之外,大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的设计还应该紧跟时代特点,鼓励教师通过线上学习等方式来开拓思路和眼界,推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范润玮,崔冬雪. “密集型”小学体育课间活动的设计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5840-5841.
[2]朱晓留.校园团体操(花式绳)在大课间的有效运用[J].江西教育,2019(03):27-28.
[3]唐凤华. 昆明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特征、现状及差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本论文系2019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立项批准号:ZPKTY19126
刘汶渤,女,汉族,籍贯:山东•莱芜,生于:1978-10-22。
工作单位: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工作单位邮编:363000 职称:中级,本科学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