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外汉字教学难点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历红伟
[导读] 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是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字难学逐渐成为大部分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后而放弃学习的原因之一。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先拜巴扎镇初级中学  历红伟  848400

摘要: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是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字难学逐渐成为大部分留学生在进入中级阶段后而放弃学习的原因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在汉字认读和书写方面打好基础,对于即使进入中高级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也仍然非常吃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分析出现这些难点的原因,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表意文字 形声字
        一、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解析
        (一)汉字形和音的复杂性
        汉字是和英语等一些表音的文字不一样,它是用表意来表达的,汉字表达的是语言的基本意义,它是以型为意的依据,因为汉字中不一样意思语素颇多,这样就使汉字的数量很大,笔画也特别多。相比国外的学习汉语言的人来说是要想准确把握、理解并切实抓住汉语的义类,从而找到学好意符的规律是很不容易的。对于外来学习汉语言的人来说,学生不知道怎么理解从中的区别,从而不会轻易的理解、分辨,要想记住就更难了。
        (二)汉字演变的历史性
        我国古时的汉字大都是象形字还有会意字,文字的形状多数来源于大自然,根据实物的形状创造的字形。可是由于岁月的变迁,这些象形字被认可后,因为各种原因,字形不断变化、重组等演化为现在的汉字,这些新的字符与最早的汉字大不一样了,根本看不出原本它要表达的意义了。与以前的象形字的区别是大相径庭了。依据创造汉字的根本学说,学习汉语的国外人员最好学习的就是象形字、会意字和指事字。
        (三)汉字教学理论的缺乏性
        1、缺乏差别于中西方语系的教学理论
        英语、法语等这类西方语言属印欧语系,它们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着拼音化的规律,语表音文字。表音文字都有字母数量较少,用相对较少的文字符号便可以记录下词语。一般来讲,只要牢牢记住字母以及其拼写规则,就可以做到听到发音即可写出来,观察到单词即可发出音来。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在学习语言时是使用符号来进行表示的。汉语里,字符运用的大多要是3类,一是意符、二是音符、三是记号.在汉字中三个符号都使用,而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语完全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按照印欧语系语言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语教学是行不通的,不能完全借鉴西方的教学理论。
        2、汉字教学的理论教材不够完善
        在众多汉语教学的教材当中,主要针对汉字进行教学的教材十分稀少,而学生自发主动学习汉字的更是寥寥无几。对于外国学生的汉字课整体设计不够完善,汉字教学到了中高级阶段在形式和内容上还十分欠缺。


汉字课关注的是汉字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所讲授的字量和内容往往在精读课教材教学的进度之后,从而使学生逐渐产生对汉字学习的怠慢和畏难情绪。
        二、对外汉字教学难点的解决对策
        (一)突出汉字的形的构成和发音规律
        利用形旁的表义功能帮助理解字义。众所周知,汉字即有音符(声旁)也含意符(形旁)。这里意符即形声字的表意这处,意符是展示这个字表达的语素的义类。在意符一样的字符中都和意符要表达的内容有联系,我们可以将偏旁部首教学法和汉字形声字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将汉字常见形旁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逐步掌握,从会认读到会写,然后再根据形旁学习形声字,有助于学生了解字义的同时也让学生对字形有了些许了解。
        (二)注重汉字文化教学
        汉字不光指汉语的载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重大贡献。汉字教学中除了要向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教受一些有关汉字的传承古代、特性的有关理念,老师在授课学生学汉字的期间,使用鲜明的例子,形象的说明使汉字的形象深入学生脑海里。让学生认识到汉字本身的意义所在,其中有古今的变化,使汉字教学驾驭在文化的基础之上。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致,还能减少厌学的影响。经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汉字,就能减少学生觉得汉字抽象难学,轻松的去学习,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完善汉字教学理论体系
        完善汉字教学的教材。撰写汉字教材时,不但要遵循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等共同原则外,还要汉字教材和听说教材相遵循自身内在的规律性。汉字教材必需完整表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教学的规律和习得汉字的顺序.从汉字笔画入手,按汉字笔画使用的频率编排笔画出现的先后顺序,先高频,后低频。在编写教材过程间,优先考虑构字率高的独体字,例如“人、口、八、木、日、月”等.最后,结合字形适当介绍一些汉字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汉字符号特有的“形音”联系或“形义”联系。
        三、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要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呼吁教学界要重视起来,多开设立一些汉字教学课,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练出来,还要加大汉字的研究力度,从汉字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全面进行研究。同时,要在汉字教学中抓住其中的规律与先进方法,形、音、义相互呼应,尽量做到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规律,让学生学有所用,觉得相对顺畅的学习汉字。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汉字的记忆与书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我们应不断改进汉字的教学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汉字记忆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经持续的学习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石金.浅析对外汉语中汉字教学的难点以及教学对策[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5.
[2]陈枫.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难点及其对策[M].中华书局,2014.
[3]戴汝潜.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