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张邦军
[导读]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读图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数学知识点。

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中心小学  张邦军  274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读图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数学知识点。逐渐培养小学生读图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打好学生读图的基础,帮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因此,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图能力;提高
        在幼儿园时期,学生就已经跟图画有过相关的接触,对于读图的概念也有了基本的认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通过形式多样,有趣的可读性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指导学生看图、读图、认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形成相应的思路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有过图画的认识基础,在读图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思考在对教材中的图片展开教学的时候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美丽的田园”这一课程内容中,教材用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田园,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本内容,对这些有趣的图画进行分析,利用图中的鸭子、牛羊、小鸟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引导学生理解数数的概念,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从而进一步理解插图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读图过程中观察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也是一项关键的能力。许多刚入学的儿童在读图的时候,不会抱有任何的目的,随意性较强。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图片进行顺序性的观察,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图画中所要表达的实际信息。并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能够说出图片所要表达的相关信息。小学生在认知水平上还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观察的要求可以不用太高,避免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导致思维上的混乱。此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从数学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图画上寻找线索解答问题。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数一数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整体的画面展开观察,分别让同学说一说自己从画面中看到的信息。在学生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观察的方式并进行有效的指导。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加强学生对数字认知度的学习和数字概念的了解。在数学课堂上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
        大部分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在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但是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在进行读图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个特点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描述进行读图,逐渐学会清晰有条理的进行语言表达。例如当教师在针对数学连加连减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有……加上……再加上……一共有……”的句式进行读图,让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读图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清晰的思路。让学生抓住语言描述的关键词或字,把握语言表达的要点。通过反复的进行读图的练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四、指导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类型的图,针对不同的图画,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针对一些单一的主题图教师可以采取故事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数学乐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动物聚会的故事背景,增强课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兔子们,正在为周末的动物聚会准备午餐,在图片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很多,但是在小学生眼里他们关注的更多是故事情节,所以对数学信息不太注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合理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可以提问学生:在动物聚会上,有几只兔子朋友会过来呢?大家仔细观察小兔子的数量与筐的数量,有什么发现吗?通过对图中的小兔子和匡的数量进行对比学生能够认识到小兔子和筐同样多,从而理解同样多这个词的含义。带学生掌握这个数学概念后进一步设计问题:小兔子拿框做什么呢?从图片上看是小肚子的数量多,还是胡萝卜多?引导学生对图片中的兔子数量和胡萝卜数量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数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多和少的概念,通过小兔子数量和胡萝卜数量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弄清楚再比多比少的时候要弄清楚是谁和谁比,在这样具体直观的图片中进行学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读图的方法。在具体的主题图的学习中,教师要逐渐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观察,理解实际的图片意思。并且在学生学习和分析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提问,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学生在解题的时候遇到困难,教师常常会建议学生采用画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目,从而增强解题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兴超.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东方青年?教师,2013,000(008):150-150.
[2]孟江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4,000(024):172-172.
[3]吕建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