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本途径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吕兴来
[导读] 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靠自己这个主体,自律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自律是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甘肃合水一中 吕兴来  745400    
 
内容摘要: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靠自己这个主体,自律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自律是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自律的前提。
        二、班级自主化管理是自律的基本形式。
        三、德育序列教育是自律的主要内容。
        四、校园活动是自律的主要载体。
        五、心理调适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成长和进步,主要靠自己这个主体,自律就是很好的途径之一。心中有健全人格目标,高尚道德理想,有良好行为规范,自然就有动力,并且能理性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但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境界。一个单位或团体,那些佼佼者,工作尽善尽美,往往不单是制度约束和行政管理的结果,而主要是自律的成效。
        自律是在他律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孩子各种要求、约束,并经过生活实践训练,得到他们的逐步认同,他们就会向“乖孩子”、“好学生”、“人才”等目标努力迈进,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经济的迅速繁荣,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加之现在孩子少,父母百般呵护,甚至溺爱,现在的学生思想浮躁、行为散漫、懒惰、缺乏上进心、不爱学习,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严重,而良好习惯的养成缺失,给学校教育增加了困难,加大了压力。新课改的实施需要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跟进和密切配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切实提升教育实效,是顺利推进新课改的必要保证。强化学生自律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自律的前提。
        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
        所以自律首先要有被认同的法度。良好的家庭教育就能养成自律习惯。称职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温馨的家庭环境,通过生活的点滴,给孩子树立各个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自律就是遵循家长等监管者的要求。在学校,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自我约束,不断成长。所以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这是学校思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应有这方面的主要制度:《班级常规工作》、《德育工作序列方案》、《违纪学生处理暂行规定》和《校园师生人身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并且这些制度每学期都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力求在实际执行中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实效。班级是学生思想教育行之有效的基本单位,班级也必须在此基础上建立必要的制度,并且要宣讲到位,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做的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学生行为,做不到要被如何处罚;还要让学生清楚学校一日学习生活制度,能做到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班级自主化管理是自律的基本形式。
        自律以实施班级自主化管理来落实。班级自主化管理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大家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都有亲身体会,更有利于自律意识的形成。每天从早上学生到校直至晚上放学,班级所有事务都逐项分配给了每位学生去完成,达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目标。在自主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学校制定相应的学生行为规范标准,绝大多数学生能通过督促自觉做到。但这是被动的接受,不是主动的自我修养,落实会打折扣,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距离满足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自主班会活动。
        每天一次的自主班会,在澄清学生模糊认识,解决班级管理实际问题,培养自律意识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模式。各班由个人或学习小组主持,大家根据主题发言讨论,由专人板书记录,最后主持人小结,班主任点评,形成集体认识,落实在日常行为习惯中。


如我校的高二(3)班,“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经同学发言讨论,最后形成了“要孝敬父母,必先顺从父母;只有能孝敬父母,才能做到真善,不会成伪善”的一致认识,这样的自主班会结果就是对我们老师也颇有教育意义.对班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发言,从学生方面讲,是主动认同,是公开向大家承诺,同学是监督者和见证者,这就增强了约束性;从制度建设上看,是细化,更接地气,提高了制度的操作性,最终都提高了管理的执行力。
        三、德育序列教育是自律的主要内容。
        实施德育工作序列方案,有步骤地落实德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能增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动性。高中三个年级德育工作应以励志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两条主线,帮助学生明确高中阶段奋斗目标、甚至高考目标,建立规矩思想,形成自律意识。各年级另有侧重和补充,具体是:高一级重点是养成教育,让学生熟悉并认同校纪班规,形成规则意识,做合格学生;通过励志教育,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二级进一步深化养成教育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持续完善五种良好习惯(即遵纪守法习惯、刻苦学习习惯、卫生清洁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和安全自护习惯),持续增加学习动力;通过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第一责任就是读好书,为自己负责,理解家长生活的不易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唯有认真学习才能无愧于师长,对得起自己,树立自尊意识。高三级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以励志教育进一步指导学生明确人生规划和高考目标,强劲学生学习内驱力,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满怀信心冲刺高考.级的主要教育内容,每周根据德育工作序列分级安排相应的教育主题,利用星期一的周会,结合班级实际,在班主任的主持教育下落实思想教育工作,高一高二级依据周教育主题再安排了五个“子教育”主题,利用每晚十分钟自主班会让学生讨论发言,取得共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采取相应措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质,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励志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要以视频内容,或故事材料,以真实可感的人物事迹打动学生,震撼学生心灵世界,让学生以他们为楷模,建立自己的人格理想和道德理想。学习后,每位学生分析对比,书面写出自己的差距和整改措施,班主任或导师进行指导、督促、落实。
        四、校园活动是自律的主要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强化德育工作的渗透作用。多年来,坚持开展军训、读书演讲赛、运动会、文艺汇演和书画比赛、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规矩观念,增强自律意识、合作意识,炼意志,展示个性,挖掘潜力,形成刻苦上进精神。每年高一新生军训,原来一周时间,今年延长到十天,通过队列操练、国防知识讲座、拉练、就餐和休息等军事化训练、管理,学生纪律性和自理意识明显增强。近几年举行的艺术节,由运动会、班级文艺汇演和师生书画展构成,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部分学生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定期举行法制讲座、应急疏散演练和消防演练,增强了学生法制观念,树立了安全自护意识。
        五、心理调适是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专职心理辅导员,每周发心理辅导材料,培训班主任,班主任担任班级心理辅导教师,指导学生调适自己心理,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积极开展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例如,可引导学生写“心里话”日记、周记,进行电话谈话、QQ谈心、设置“悄悄话”信箱,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
        级自主化管理、自主班会的模式现在已经成熟,今后就是进一步抓落实和再提高的问题了。励志教育本学期才开始尝试,处于借鉴摸索阶段,从教材内容筛选,到实施过程,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形成规范模式,以便更好的全面推行。励志教育做好了,形成基本框架,形成自我特色,加以整理和汇编,形成了学校的德育校本课程。
        一个人的和谐发展,首先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和谐成长,有强烈的求知欲,不但渴求知识的丰富,更渴求思想的飞跃,能力的突破,挑战自我和发展瓶颈,自尊自爱,自律自励,抵制诱惑,克服惰性, 向着追求的目标,一路顺利前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