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农业大学英语专业教师翻译研究水平实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郝婧雯1 耿智2 胡东平3
[导读] 本文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对全国重点农业大学英语教师所发表的有关翻译教学与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并设置文献数据库,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以及历时与共时的研究方法,对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分类与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1  郝婧雯1
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     耿智2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3     胡东平3

摘要:本文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对全国重点农业大学英语教师所发表的有关翻译教学与研究的论文进行检索,并设置文献数据库,运用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以及历时与共时的研究方法,对数据库中的文章进行分类与分析,从发文数量、研究重点、研究主题与内容、研究视角四个方面来探讨(2015-2018)年以来的论文的现状特点与流变趋势,在论证的基础上,揭示全国重点农业大学英语教师的翻译教学与科研水准,探讨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翻译教学与科研的开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翻译;论文研究;数据库;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伟大的翻译时代”[1]当今时代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及军事等领域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社会各行各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他类型院校如理工类大学、农业大学也相继开办英语专业。[2]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类高校是农业发展的先行点和试验区。很多农业类的高校也开设了该学士点及与此相关的翻译课程。那么各个高校的课程设置、专业教师科研水平及学校对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十分重要。作为高校专职教师,能否传递好这一角色,在翻译的领域,有自己对翻译的新的认知与研究,是其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佐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领域,仍有相当多的老师科研水平参差不齐.而作为专业教师,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科点的发展,同时对直接面向的学生,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学校的发展状况要看教师的科研水平,衡量翻译教学的科研水平,要看英语专职教师的科研水平.本文所选的6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其中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其余三所为“211工程”建设高校。具有相同行业和特色的上述6所大学,其教师的翻译教学的科研水平如何,通过研究其专业教师的发文数量,研究重点等,来揭示其科研水平现状,是本文论证的重点。 
        二、定量分析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搜集整理上述6所高校近5年(2015-2019)的论文情分别从总发文量,研究方向,核心期刊发文量,依托基金论文数量,英语教师人数这几个方面来论证其科研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在2015-2018年期间,总发文量最多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108篇,总发文量最少的是东北农业大学,为50篇。而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最多的是华中农业大学,为24篇,而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最少的为中国农业大学,仅为6篇。这表明,同为重点农业高校,但是其科研水平不尽相同,而且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由于各个院校的教师人数差异较大,我们从其平均数来看,更能进行客观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大学无论是从总量的平均数,还是核心期刊的平均数,数量都处在比较低的一个水平,而东北农业大学的教师人数最少,仅为15人,但是其平均发文数量最多。从核心期刊的发文平均数来看,华中农业大学的数量最多,为1.13,相当于人均发表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除此之外,论文的研究方向等,也是一个要考察的重要环节。我们从下表可以看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的重点在教育学方向,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为明显,在139篇论文中,教育学方向有63篇。根据研究的多样性和数量分布来看,南京农业大学发表的论文,不仅有相当多的论文发表,而且论文涉及到了各个领域。



        因为该论文是对重点农业院校进行的一个实证考察研究,所以,本文除了对教师的论文进行大致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查以外,还着重对论文的农学翻译方向的论文进行记录,发现在393篇论文中,关于对农学翻译方向的论文仅有7篇。而比较而言,文学翻译方向则偏多,为43篇。
        通过对上述两个图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总发文量上来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得发文量较多,分别是108和101篇。总发文量则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与素质,体现一个团队的科研能力.核心期刊的发表,则是其科研成果对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在核心期刊的发表上,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的核心期刊数相对较多,分别为32篇和34篇。
        三、成绩与问题
        农业大学开办英语专业,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业大学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从更深层次来看,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文素质培养和科学知识传授的协调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3]那从近几年的数据收集上看,各个农业大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呈现向好的态势,并且研究方向呈现多维度,多角度的特点,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和农学方向的研究。具体以翻译研究来看,翻译研究所占比例仅次于教育方向研究,对翻译方向上的研究超过了语言学方向研究,文学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其次,在调查搜集数据中还发现,有的学校,专门的笔译、口译的师资力量已经逐渐完备,呈现一系列的论文,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已经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不过问题依然存在。首先,农业类院校对自身的学科优势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即农学、园艺学等学科。但是,在培植优势学科以外,也应该同时注重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外国语学院和英语专业并未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从翻译方面来看,尽管翻译研究从数据来看有所成就,但是和农学,园艺学其强势学科相比较而言,语言文学所获得的基金支持和项目支持还是相对较少。而且,翻译的研究方向多为文学翻译,翻译理论的研究,而农学翻译的数量则较少,393篇论文中,农学翻译方向仅为7篇。其次,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农业大学之间也存在一些差距,具体体现在师资数量,师资水平以及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其中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所发表的核心论文较多,相对于其自身的师资力量而言,已经基本上达到了人均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
        四、对策与建议
        农业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国家栋梁和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同样也肩负着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任。农业高等院校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也同样有其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而教师又是实现高素质教育发展的排头兵。一、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因为教师是连接学校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以其自身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树立榜样,影响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水平直接反应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也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导师在研究生科研阶段占有重要作用。二、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科。通过对上述院校进行的翻译水平实证研究发现,翻译水平由于地区等因素,呈现出多样的特点,有的院校集中研究翻译理论,而有的院校的实践能力比较强,因此,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可以培养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农业院校以农为本,翻译农学典籍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发展方向。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探索农业高等院校的发展途径,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为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农业院校人才。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Translation[M].New York:Routledge,2014:1
[2]刘朝晖,刘延秀,秦军“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6,(5):22-23
[3]刘朝晖,刘延秀,秦军“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6,(5):22-23
[4]贾振峰 地方院校英语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实证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2):147-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