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钟作谱
[导读] 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高尚的品格,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钟作谱   610207

摘要: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习得英语知识的同时,形成高尚的品格,从而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旨在实际的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德育;课堂教学
       引言:新课改目标确立之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期间,德育工作作为其中的构成部分,需要教师做好策略探究与分析,将两者紧密融合起来,由此教学各个阶段的目标由此推进,学生在深入探究学习阶段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对自身的发展进步也有着良好保障,对此将结合实践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论证。
       一、发挥示范作用,奠定德育基础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也较少,容易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喜欢对他人的言行进行模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是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个体,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英语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学生做好导向,从而让学生在对教师行为举止的模仿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质。例如,在教学Unit4 Where's the bird?时,教师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在模仿老师的行为中,逐步形成高尚的品格。在课堂中,为了检验学生对句式 Where's………?It'sin on/ hehind/ under the…的认知效果,教师向学生提问
        Where is your textbook?之后,教师让学生结合学习经历以及自身的认知情况思考问题。在学生解答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打断,而是当学生全部表述完自己的答案后,再针对学生答案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在他人讲话时应当给予尊重,不能随意打断,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可以从自
身的言行举止出发,将高尚的品格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在对教师行为的模仿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分析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元素
       在小学阶段,教材的编写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完全契合的,也与当前小学生的认知经验是相符的,其中的内容也指向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所以,为了在英语课堂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师也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出教材当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材中的内容为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英语知识,促进学生感受其中的德育内涵,从而深化学生对基础英语知识的认知,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如教学Unit2 In the library时,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图书馆文明行为的阐述,让学生树立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观念,懂得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可见,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关系,同时指向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上述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问: What should not we do in the library?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学生回答:Don' t talk.Don'teat.Don' t drink.学生意识到在图书馆应当遵守的社会秩序,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吃东西等。不难看出,在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德育元素作为教学的资源,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教材中英语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



        三、开展多样活动,拓展德育空间
        教师可以开展单词抢答活动、角色扮演等多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活用英语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对 What is he/ she doing?He/ She is…等知识进行学习,为角色模拟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如 Cleaning,Cooking等,并让学生模拟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状态,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父母的辛苦,从而更加体谅父母,今后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引导学生参与小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设计,从而让学生在融入活动中感受高尚的品格素养,促进自身高尚品质的形成。
        四、在英语课堂上将自己团队意识构建
        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不能出现对团体或社会利益的损害,影响各项工作的秩序性推进。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阶段强调德育工作,需要学生认真对待课堂交流与沟通,对待自己的角色,多人合作是学生在团队协作阶段展现个人价值的有效性途径,通过积极的合作与探究,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为基本模式,需要成员之间认真配合并落实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在实践探究期间遇到困难性问题,团队成员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日常教师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引导期间,常常会发现学生的胜负欲较强,与组内成员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矛盾性问题。相互埋怨与相互矛盾的学习状态下,学生会出现排挤其他同学的现象,这是一种上升到道德的不友好行为,这样就会导致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逐渐降低。所以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协作探究,共同发展进步。从学生指导要求来看,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引导,能够给未来的就业以及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条件。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本质要求。教师应当继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自身的价值,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且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中感知德育内涵。
参考文献:
[1]王迎春.信息技术助推英语教学的德育融合[J].文教资料,2019(12):239-240.
[2]张茂虎.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76.
[3]蔡小蕾. 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