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阮联麒
[导读] 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   阮联麒   726300

摘 要:传统的教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有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为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灌输意味的窘迫状况,在强调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教学前提下,我们提出“兴趣物理”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兴趣;情感教育;物理实验
        1.引言
        物理学是以实验和观察为依据的科学,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定律的获得都是建立在科学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不进行科学的观察实验,物理学将无从谈起存在和发展,当然,也就失去了物理教学的基础,毫无生气。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物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远强于其他学科,这是因为物理学科的特点。随着学习的深度的推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的兴趣逐渐降低,淡化,甚至是无聊,更戏说物理学是“不合理的”。从表面上看问题出在学生身上,但根源是教师的问题,出在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更出在教学思想观念上。
        2.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2.1联系生活
        联系生活,主要是联系生活形象和生活中的鲜明事例和现代科技。要在物理课堂中努力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科学教育思想,让学生扎实领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让他们既了解科学技术的前沿,加强钻研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又能认识到它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自觉的树立环保认识。换句话说,要想让学生对物理学知识产生兴趣,最基本的是要学生感觉到学习物理对他们的作用,领悟到物理科学的重要性,实用性以及社会性的价值,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如何理解这些知识,有效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例如,关于讲解万有引力与航天工程时,与神舟十号的相关系列问题联系起来,在地球上如何选择合适的地点发射,在太空中多次变轨的理论依据以及操作方法,另外关于神舟十号的起飞与降落阶段,可以与超重和失重的知识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应对超重和失重的方法,还有超重是不是就是自身重量增加了的疑问,引导学生学习在尖端科技中蕴含了的基本物理学知识。
        与自然现象密不可分的是体现出物理学知识,发生在四周的自然现象,蕴含着着丰富的基础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彰显在人们生活的每一处,学习物理应该养成勤观察、勤思考的良好习惯。例如,初中物理的光学中所学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的实验非常典型的验证了此原理,可是在生活中自己如何可以做成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下探索交流实践,当学生在探索阶段难以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时,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实验,如何选择实验材料,如何合理的切割实验材料,以及需要怎样的实验环境,当学生对未知世界经历自我探索,提出疑问,共同研究,实验验证的过程,学生需要参与对于知识论点如何形成的的过程,学到的是方法,学到的知识是活的,需要老师下工夫,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特点来引导他们。


联系教材内容,介绍与家庭社会生活悉悉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学能为帮助人们改善生存条件服务。知晓教材的阅读材料拓宽课外科技普,介绍黑洞理论、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隧道扫描技术等科技前沿的成果,让学生展开想象,促使学生勤奋学习,鼓励他们的“头脑风暴”。
        2.2实验和课外活动
        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然会大大提升.[2]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活动的手段,它更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有演示实验、游戏、科技制作等等,可以尝试将一些验证实验变为探索实验,演示性试验变成学生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及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世界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享受到学习的趣味。关于课外的活动小组有摄影拍照小组、航空航模小组等等。用具体的实验以及相关的课外活动不断创设学习物理知识的最佳情境,可以作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主要方式,课内课外结合在一起,形象直观的展示物理现象是如何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拓宽所学物理知识,具备深邃的观察力、思维性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钻研的创造精神,从而提高他们运用通过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2.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悬疑留下疑问,激发学生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性。有效地物理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撑。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好资源,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并善于合理利用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教师在课堂的讲课过程中要不断启发点拨,促使他们为解答疑难问题而积极思维,充分挖掘自己的才智,在探讨参与思维中学习,勤奋思靠,积极练习,凭智慧学会知识信息,靠所学本领解决具体问题。才会越学越会,越学越爱。
        3.结语
        只要教师合理的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和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优化运用,让学生感知其中的乐趣,创设快乐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与钻研精神,使得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稳定,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由感官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从而保持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晓明.如何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感到快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27(7):149-150.
[2]沈灵灵.用实验提升物理课堂的魅力[J].新课程导学,2013,3(8):29.
[3]梅强.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数理化学习,2013,(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