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效课堂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王金平
[导读]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湖南省衡山县开云镇中心学校  王金平

摘要: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展开探究,提出了合理设置小组、精心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氛围等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和别人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整个学习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合作学习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是很有必要。保证了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地进行下去。老师在分组之前,应该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状况,然后根据任务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的人员构成是和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一般人数应该控制到4到6人,这样的人数是比较好控制的,也能及时去进行管理和调整,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我们想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就应该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给小组合作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单打独斗”,因而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许多学生还是习惯独自完成任务。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以此促使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多名学生合作才能完成。在任务设计方面,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要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第三,任务要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第四,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至更高水平;第五,要及时根据教学方案调整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预留足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再和组员一起分析自己想法的可行性,交换信息。


例如,在“简单的排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设计了探究任务:“我手中有1、2、3三张数字卡,请问可以组成哪几个两位数?”小学生抽象能力不足,一时难以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答案,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制作卡片并尝试排列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完成卡片制作后,再通过问题“怎么摆才能保证没有遗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待学生讨论完成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排列方法,各小组总结出固定十字法、交换位置法等。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汇报总结给予鼓励和补充,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组间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可以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参与合作和学习,这样也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小组之间去进行比赛,可以及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毕竟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荣誉感,都希望自己的小组更加的优秀,老师在教学时去合理运用这些手段,让学生可以更加投入学习,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值得老师去尝试。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分歧与冲突,如果这些冲突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阻碍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发现学生间的矛盾与冲突后及时进行适当干预,确保学生间关系的和谐融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提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总之,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学生意识到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要和谐相处,以班级荣誉为先,形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识。
        四、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氛围
        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在课堂上遇到什么问题就能够立刻进行提问,期待教师的回答和看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高年级的小学生反而遇到问题不愿意说话,宁肯带着疑问也不会在课堂上直截了当地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一开始营造出平等、轻松愉快的民主课堂,让学生能够自主发言。这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能够给予学生一种安全感,消除学生的发言恐惧和紧张压抑感,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活跃将导致无数新鲜的问题产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则应当放下权威的架子,深入学生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总之,教育在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方法也在不断出现,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去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给数学教学和学生都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值得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去尝试,从而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