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李育海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李育海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在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非常迷茫,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呢,如何正确的教给他们历史教育呢。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 李育海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在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让我们的中学生感到非常迷茫,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呢,如何正确的教给他们历史教育呢。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背景下,需要结合新课改理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合理丰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一、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及不足
        (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经常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掌握。传统课堂教师教得很单一,学生学得也很单一。老师的教就是照本宣科,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自己在讲台上讲授,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是否记牢,而且不在乎学生的思路飘到哪里,只管自己讲的。学生的单一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单一,又十分的被动,学习没有体现出自己的自主性。而传统课堂又是以知识为主的课堂,经常容易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在乎应试成绩,这样是非常错误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就只是考试取得好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非常单一的,没有课堂活力,课堂效率就很低,教学质量也就差。
        (2)学生兴趣不高
        课堂中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只有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发挥自己课堂主体性,才能够让学生更好融入课堂,更好学习。学生对于历史的刻板印象就是枯燥,无聊,乏味,那么教师应该积极地改善这种印象,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对国情教育的培养也有更好的作用。在课堂中,不能给学生只需要提高历史应试成绩的想法,需要让他们了解历史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了解我国的历史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怎样的重大影响。从意识层面让他们体会到历史教育在他们生命中的深远作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在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我们应该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历史教师主动的转变自己的思想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史料实证对于历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教给学生这种意识。


在目前学生只是一味被灌输知识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发展出独立思考,并且发展批判性思维。
        搜集史料的第一步就是我们先确定一个命题,然后根据收集的史料来推断事物的本质。现在我们收集史料的途径非常多,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档案,也可以到考古现场或是博物馆,或是观看纪录片等。比如我们在讲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的时候,史料给出的《唐六典》的,“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列,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一段史料写出了宋元时期商业的市。在击鼓三百声后,众人就会聚集,然后在日入前七刻的时候击钲三百声,众人就会散去。有时候史料还会给出一张地图,上面标绘着当时的主要街道,商业繁荣区,或者是其他地方。这时候我们做题就需要小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史料中解读出不同的意思。比如前者就表现了当时的市,管理还是非常严格。而宋代的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所以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的促进作用。
       (2)师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解读史料
        高中生对于历史的刻板印象就是枯燥乏味,只需要死记硬背,这样的思想是不对的,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采取师生互动,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互动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主导性,更加愿意自主学习。 
        例如,我们在讲解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时候,就可以运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史料,让他们在课堂中分享,互相提问。在讲解丝绸之路时,我们很需要运用到古代地图和中国现代地图,对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当时丝绸之路的路途,从陆路和海路两个方面来看,两条路径的不同也带来了不同的影响。通过丝绸之路的各种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前代对当今的影响,从丝绸之路带来的影响中也可以观察到现在我们的时代变化。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记住差异,更好理解知识点。史料实证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已有的证据来推断当时的情况,这些史料可以是文字,图像,物品等等,要能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培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历史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提高历史综合素质,让他们理解历史,从历史中获得经验,学史明智。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带有批判性思维,同时发展创新思维,始终以全面发展为目的。我们培养史料实证的素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用史料来说话,用已有证据来推断事情本质,而不是用虚妄或猜测来还原历史,我们需要冷静客观的看待历史,做到不偏不倚。
参考文献:
[1]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5):201-202.
[2]谢奇贤.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人文之友,2019,(10):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