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云顶学校 黄薇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该充分全面的把握节奏教学的特点,充分全面的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积极运用科学的节奏教学策略,更好的提升节奏教学的整体质量,全方位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对节奏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对小学阶段的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全面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认知,从小便让学生接触音乐,体会音符的美妙。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是不同音乐作品的标志。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全面的注重节奏教学,依托于科学且多元的教学策略,更好的提升节奏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全方位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1.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教学是非常重要且核心的内容。只有整体提升节奏教学的成效与质量,才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才能够整体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为此,教师要给予节奏教学足够的重视,要结合学生的音乐思维以及认知特点等,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节奏教学的整体成效。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科学的节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乐的生动性。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他们在感受和认知音乐的过程中,更多是通过声音以及节奏等元素。较之于声音,小学生对于节奏的感受能力可能更强。不同音乐具有不同的节奏,节奏有快有慢,既能够表现出紧张局促的感觉,也能够营造舒缓平和的意境。依托于高效化的节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乐的生动性,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音乐认知,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另一方面,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提升节奏部分的教学比重以及教学质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节奏教学,不但可以增强音乐的节奏感,使学生代入感强烈,而且还可以通过节奏让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科学策略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认知,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认知等,更好的提升音乐教学的整体成效与质量。
2.1依托于丰富的乐器提升学生的节奏认知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依托于科学的节奏教学,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也才能够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为此,在节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托于丰富多元的乐器,全面提升学生的节奏认知能力,全方位拓展学生的音乐认知。在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乐器,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把握不同乐器的风格以及特色。乐器教学同样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乐器教学同节奏教学有效整合起来,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把握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节奏等。对于学生而言,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不同的乐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乐器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律感。教师可以采用乐器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节奏,或者让学生猜测某一节奏出自哪一个乐器。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来积极进行乐器表演,并就某一节奏来进行展现,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节奏认知能力。此外,在节奏教学中,充分发挥乐器的辅助作用,本身能够创设高效互动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进行《京调》教学时,可以借助竹笛与快板的结合来为学生演奏教学曲目的片段,由于《京调》属于民族管弦乐,以清脆的竹笛伴奏,结合京剧唱腔,给人一种别样韵味,可以突出曲调中的欢乐气氛。在教师的呈现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调动多重感官来进行节奏认知,继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成效。
2.2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优化学生节奏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节奏教学是非常核心的内容。但节奏是一种相对抽象的东西,若教师采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试图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辨析来明确不同节奏的特点,不仅容易抑制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也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效率。为此,在节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妙创设丰富多元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全方位激发和培育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大家来劳动》、《剪羊毛》等,引导学生明确这些不同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差异。当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问,以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节奏认知能力,更好的优化学生的节奏学习成效。比如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功能,将同一首乐曲中的节奏以类似于心电图的方式来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动画中线条波动的曲线以及不同曲线的峰值大小来判断音乐的节奏。依托于这样高效且直观的节奏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有效的辨识音乐中的不同节奏,也能够把握不同节奏的强弱变化,继而更加深刻的认知和领悟音乐节奏的魅力与特色,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在音乐节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同精彩丰富的视频结合起来,充分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创造力。比如教师在讲解到《黄河》时,可以用奔腾的河流视频或者惊涛骇浪的场景等来代表较强的节奏,这样当学生一听到较强的节奏时,就能够联想到视频中的场景。亦或是,教师可以使用炊烟袅袅的场景来表现音乐节奏的舒缓,充分全面的调动学生的音乐认知以及感受能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3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情景中提升学生的节奏认知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提升音乐节奏教学的整体成效,教师应该充分全面的把握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创设丰富多元的游戏情境,全面优化学生的音乐认知。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的天分,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有效提升节奏教学的整体质量,全面调动学生的节奏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将节奏教学与游戏情景等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节奏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明确不同节奏的强弱变化时,可以采用“听音识步”的游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进行走步。当听到节奏较快的音乐时,可以采用快走的方式,当听到节奏舒缓时,则可以采用慢步的方式。通过这样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音乐识别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成为节奏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将游戏与音乐学习结合起来,积极设计游戏内容,在多元化的游戏情景中,切实提升自身的音乐认知能力。
2.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成效
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更好的提升节奏教学的整体成效,全面优化学生的节奏识别以及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成效的开展节奏学习。对于音乐节奏的认知与学习,单一学生的力量是较为薄弱的。比如单一学生在鉴赏与品析音乐节奏时,更多只能通过自己的音乐素养以及直观感受来予以认知,这可能会造成认知的不全面或者片面性,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音乐节奏学习障碍。为此,在音乐节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全面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创设合作情境,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探究,积极投身于音乐节奏的学习以及探究实践中。比如教师可以设计音乐探究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来开展深入全面的音乐探究活动。当然,教师还可以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合作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合作以及积极配合来完成音乐节奏的学习与认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结论: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成效,全方位优化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该充分明确节奏教学的重要价值,依托于科学多元的节奏教学策略,卓有成效的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成效,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节奏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培.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J].艺术品鉴,2017(6).
[2]王艳艳.浅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2017(12).
[3]冯祥华.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