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课堂 童心飞扬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王小蓉
[导读] 这是疫情复学后的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面临开学繁重的班主任工作,难掩疲惫的王老师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次的“特殊”任务。

四川省平昌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王小蓉 636400

        这是疫情复学后的第一次“送教下乡”活动。面临开学繁重的班主任工作,难掩疲惫的王老师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次的“特殊”任务。长期从事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刚接触统编教材,受培农村学校又提出了一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真是不小的挑战呀!两天后,送教的日子到了。因浓雾路滑来到学校时,来自3所小学的50余名听课老师和32名孩子已早早等候着,王老师直接从车上来到临时布置的“大教室”.一路陪同的我,怀着一丝忐忑对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期待:
        板块一:课前谈话 营氛围
        师:孩子们,看见我,你们想问什么?
        生:你是谁?姓什么?
        师:我们刚学过《姓氏歌》,你们用那样的方式来问,我来回答。
        生:你姓什么?   师:我姓王。 生:什么王?
        师:国王的王,用组词的方法记住一个字是很不错的方法。
        师:那我们正式打个招呼吧。
        生: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
        板块二:激起导入,解诗题。
        (看图片猜古诗)
        出示图片一《咏鹅》
        生:鹅,鹅,鹅……
        师:孩子们,像这样,咏鹅,骆宾王……朗诵古诗时要求诗题、作者、诗句的齐全,一定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图片二《悯农》……图片三《静夜思》……
        出示图片四〈寻瘾者不遇〉
        (生观察图片,满眼疑惑)
        (板书:寻瘾者不遇)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哪位同学来读读诗题?
        (指名读)
        (师正音“隐”“yǐn”,让误读的学生再读一读)
        (齐读诗题)
        师:同桌互相猜一猜,说一说诗题是什么意思?
        (师巡视并相机加入)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寻即寻找这里也可以是拜访;隐者即隐居山间的人.这类人大多知识渊博,修养很高。不遇即没遇到也就是见了面;诗人贾岛去山中拜访一位高人却没有遇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为什么没遇见隐者?途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板块二:趣读古诗  品诗味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先读读古诗。
        (生自由读)
        师;同学把古诗认真地读了,老师也来读一读,请你们仔细听听字音、语调、节奏。
        师:我们读古诗,要把字音读正确,借助诗句上的拼音,把诗句读正确。



       (生练读)(指名读)
        师:哪位同学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生:声音响亮,字音正确。
        师:对,我们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别人才能听明白。
        (师教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
        出示节奏: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划出节奏是古诗学习很好的方法。同学们多练习读几遍,注意读出节奏。
       (指名读  齐读)
       (男女生读)
       (小组赛读)
       (师生拍手打节奏读)
        (师生接力读)
        趣读古诗,达成读正确,读流利。
        板块三 再读古诗,明诗意。
        师:同学们会读这首古诗了,我们还要知道诗句的意思。借助插图,发挥想象四人小组合作编一个小故事。
        (出示:图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师在小组间巡视并相机加入)
        生: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从前……
        生:大家不仅能借助插图发挥想象,加上动作,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还知道了古诗的大意,真了不起!
        师:每一首古诗都是一个故事,下面我们来进行诗人与童子间的问答练习,要求用诗句来回答:
        板书:诗人   问   童子
        答
        师:请问你的师父去了哪里?
        生:言师采药去。
        师:在什么地方采药?
        生;只在此山中。
        师:能找到他吗?
        生;云深不知处。
        板块四 演读古诗 悟诗情
       (师生选择角色演读古诗)
       (同桌演读)
       (指名展示,再现诗景)
       (师生创编动作吟背古诗)
       (评析:古诗《寻瘾者不遇》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日积月累中的一首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重在培养对古诗词的喜欢.教学活动围绕“趣”字层层展开.课前谈话时执教者用已学的《姓氏歌》来趣问趣答,既消出师生刚见面的陌生又活用了所学知识,还为接下来古诗教学时人物间的问答训练作下了铺垫。巧用图片,让孩子回忆并完整背出所学的古诗,孩子带着猜的趣味既巩固了古诗的积累又顺势进入新诗学习.用多种变化的“读”保持孩子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从而达成读正确、读通、读熟、读背,用创编故事的方式让孩一下子明白了古诗大意。用演读、情景表演方式让古诗的教学体现出轻松自然。受培的老师也收获了古诗教学中如何充分用“读”这一语文学习大法,来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品诗味;用“趣”的方法让40分钟的课堂真正成为一泓活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