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邱名鹏
[导读]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山中学 邱名鹏 514300

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初中数学解题教学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解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思考的问题。在当下,一些初中数学教师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解题教学,也就是纠正学生错题、罗列正确答案,进行思路讲解,这样的解题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无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解题教学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之所以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们要先去审题,找出题目中所给的详细条件。继而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最后总结整理出一份详细的解题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大脑思维是处于一个高度活跃状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过程。而且数学解题往往会有很多的方向,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思维积极性,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开展。
        一、加强审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审题过程其实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审题过程当中,学生们要做到根据所给的文字来找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将其信息进行串联。学生们通过所给信息来寻找已知条件,也就是给学生们线索来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对于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加强审题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本人在进行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时就会通过加强审题教学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我会在学生们思考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引导,不过多干涉,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找到正确的审题方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讲解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时,让学生们进行审题。题目如下:
        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出X2-16X-4=0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很多的学生因为刚学习了平方差公式,所以一味地向这个方向去想,完全忽略了其他的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一题目,让学生们看到(X-8)2=X2-16X+64,与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有着很强的相似度。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找到了解题的方法,在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68,最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就可以解出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最终解出的结果为(X-8)2=68,然后利用两边进行开放化简,最终得到的答案是X=8± 。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审题加强,对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之后的解题当中,学生们更加细致的进行审题,解题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也证明了,加强审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解题探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能力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设想问题,让学生们可以发现更多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起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解题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进行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时,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视,为了能够让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学生们的思维空间。


于是我放弃了传统的解题教学套路,给学生们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们去讨论交流,在交流中互换思维,让学生们可以站在其他人的观点上去看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很有帮助。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道题目,内容是:“森林中有一片水洼,当有27只河马时,6天就能喝完水.当有23只河马时,9天才能够喝完水。那如果只有21只河马时,多久可以喝完水?”我将这道简单的题目列出来时,很多的学生都觉得非常简单,但是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求学生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需要找出至少三个不同的解题方法。在提出了要求之后,学生们都开始进行苦思冥想,在讨论和交流中不断地发表自身的意见。终于很多的学生都找到了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有一个学生表示,可以直接进行计算,先算出水洼总量多少以及每天的增水量又是多少。也就是用(27*6)-(13*9)/(9-6)=15这就是每天的增水量,然后利用(27*6)-(6*15)=72,这也就是水洼的总量。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解出72/(21-15)=12(天)的答案,也就是说21只河马要想喝完水洼中的水,需要21天。然后另一个学生则说利用三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出答案,也就是将河马每天的喝水量、每天的增水量以及原有水量进行未知数的设置,然后根据已有条件来列出三个方程,最后就可以求出正确的答案。另一个学生则补充道,直接通过二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出答案。只有设原有水量和新增水量的未知数,也可以列出两个方程,得出最后的结果。另外还有很多的学生找到了其他的方式进行解题,学生们在倾听和发表意见的过程当中思维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知道从更多的角度和方向去看待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的目的。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同样属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一直都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过于压抑,不利于初中生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该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可以充分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表达。
        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解题教学时依旧以自己为主,一味地讲解学生们的错题和正确的解题过程。这就导致教学氛围比较压抑和紧张,学生们不敢去提问和质疑,这同样影响到了学生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于是我在进行教学时给学生们充分地时间进行提问,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们敢于质疑和提问。除了进行相应的鼓励之外,我还会通过设置疑问来开启新的课程,让学生们对于下一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继而敢于质疑和疑问,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本人在进行《图形的相似》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拿出了两个相似的三角形,然后我跟学生们说,你告诉我一个三角形的所有边长,再告诉我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我就能够说出另外两条边长的距离。很多的学生都不相信,但是我最终还是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很多的学生都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但是不敢进行提问。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学生们提出了质疑,然后我也借此开展了相似图形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们也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进行探索和学习,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对于提升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有效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的选择解题教学策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需要的思考的问题.根据思维能力的本质以及实际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策略,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使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更好开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志香.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途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
[2]章烈诗.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之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
[3]江晓峰.巧借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