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洪英
[导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求实小学   洪英    650034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说——口头表达能力,写——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课内外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关键词;生活;学生;表达能力
        一、立足于课堂,创造良好的语言体验学习环境,打好语言表达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主阵地,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地。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弱,往往同自身的语文基本功有密切的联系,语文基本功一般指字、词、句、段、篇的应用能力,学生语文基本功好,在表达时就能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言之有序,反之表达时令人难以理解,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所体现的基本功其实也就是字、词、句、段、篇的应用能力训练,并随年级段的不同安排训练重点,而训练的落实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抓好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约束,在理解、掌握字、词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表演等中介手段创设情境,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感知、记忆语言文字,在学好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潜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本领,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打好基础。
        二、指导于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
        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进入小学后,教学过程对口头语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发音正确,而且要求用词更丰富更准确,还要求语句完整、前后连贯、主次分明、语气流畅,所有这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抓紧、抓实,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设机会让学生练习表达,并培养学生完整、通顺、有序的表达习惯,学生说的不是完整句子,一定让他补充完整再说一遍,语句无序的指导学生理清顺序再说一遍,用词不准确的要纠正过来,特别是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一定会创设情境,双相互动、多项交流,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语言训练,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样长期坚持训练才会有效果。
        三、扩展于阅读,储备好语言表达的材料。
        语言的积累仅靠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学生受年龄、心理和知识面的影响,词、句、段等相应的词汇和段式储备不足,怎能流畅、生动地表达呢?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读得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知文也。所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我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大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课程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每学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篇,扩大阅读量也成为语言积累的途径,也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自己亲身体验,从阅读中获取了信息,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一次,我参加说课比赛,说课的内容是《蝙蝠与雷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学完全文后,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科学家从_________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   ,我从_________   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_________    。”这带有启发性、趣味性又带有探索性、想象性的结尾在说课中得到好评,但当我把这一内容进行具体教学实践时,我自以为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结尾却成了冷场,原因是学生的知识面太窄,我布置预习时也忽略了这一点。针对这一情况,我布置学生回家查阅有关资料,获取需要的信息,两天后再完成这一个内容,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说的精彩极了,“我从蜜蜂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电子采蜜器”,“我从狗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能识别主人气味的防盗锁”,“我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想发明一种汽车装置,有了这种装置,汽车遇到障碍物就会自动避开,避免车祸的发生”-------从这件事,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弱与阅读量有很大的联系,于是我在班内开展了扩大阅读量的系列活动:1.读写活动——读课外书,写笔记;2.新闻发布会——汇报收集到的新闻;3.小灵通消息——交流阅读中发现的有趣的信息。4.故事会——向学生推荐好书,读完后开展活动;5.语言能力测试——期末加入口试内容,从背诵、朗读、口语表达几方面进行测试。以上活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口语交际中体验,在测试中检验效果,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延伸于课外,生活体验,使学生有生动的语言表达的内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表达也是一样,如无表达内容的生活体验,表达时困难重重。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往往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我在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也注意组织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如开展搜集风景名胜资料活动、班级特色活动,观察植物、动物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做实验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
       五、落实于写,实践体验,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了语言文字,在大量阅读中积累了语言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了表达的内容,这一切最终还是要落实于“写”——书面语言表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由说话、写话过渡到写片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只要课内外结合,使学生有坚实的语言基础、良好的表达习惯、丰富的生活内容,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这难点也就不难了。
        有一次作文练笔要求学生写一次试验,我进行了三次指导,第一次我简单读读习作要求,让学生回忆自然课做过的实验就让学生试写,第二次我先做实验,让学生看——说——写,第三次我让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后再动手做实验,最后写作文,三次写的效果差别很大:

        由此可见,要让学生表达得生动,既需教师的指导,也需学生的实践体验,课内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如能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通过各种渠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仅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内化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